[实用新型]一种十六路一体式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2319.8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7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卢博朗;卢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柳晶整流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陶瓷基片 输入电极 模块盒 凸台 防反二极管 输入端 光伏 螺丝 内壁 本实用新型 底座结构 底座组件 顶部安装 顶部设置 绝缘隔板 均匀设置 输出电极 固定块 螺丝孔 输出端 通孔 紧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十六路一体式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包括模块盒、底座组件、输出电极、输出端、输入电极、第一输入端、通孔、第一绝缘陶瓷基片、GPP芯片、联桥、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绝缘隔板、第三凸台、第二输入端、固定块、螺丝孔、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第二绝缘陶瓷基片,模块盒的内壁底部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绝缘陶瓷基片,第一绝缘陶瓷基片的顶部安装有输入电极,输入电极的一侧安装有GPP芯片,GPP芯片的顶部设置有联桥,模块盒的内壁底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陶瓷基片,联桥的一端与第二绝缘陶瓷基片顶部一侧连接,该模块,结构合理,尺寸紧凑,安装更简单,可靠性更高,底座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十六路一体式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光伏发电站的大力推广普及,光伏汇流箱用防反二极管模块使用量越来越大,从而对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有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都是以原电力电子器件模块借用而来,其安装繁琐,一个16路汇流箱需8只两路合一的防反二极管模块拼装,模块安装及接线安装螺丝达40只,同时模组总体积大,造成极大的浪费,输出电极铜排裸露,安全性差,同时,模块底座结构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因此,设计一种十六路一体式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六路一体式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十六路一体式光伏防反二极管模块,包括模块盒、底座组件、输出电极、输出端、输入电极、第一输入端、通孔、第一绝缘陶瓷基片、GPP芯片、联桥、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绝缘隔板、第三凸台、第二输入端、固定块、螺丝孔、第一螺丝、第二螺丝和第二绝缘陶瓷基片,所述模块盒的内壁底部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绝缘陶瓷基片,所述第一绝缘陶瓷基片的顶部安装有输入电极,所述输入电极的一侧安装有GPP芯片,所述GPP芯片的顶部设置有联桥,所述模块盒的内壁底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陶瓷基片,所述联桥的一端与第二绝缘陶瓷基片顶部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绝缘陶瓷基片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输出电极,所述输出电极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输出端,所述输入电极的顶部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有八个,所述模块盒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模块盒的顶部另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螺丝与第三凸台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螺丝与第二凸台连接,所述输出端通过第二螺丝与第一凸台连接,所述模块盒的底部安装有底座组件;
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固定板、橡胶垫、支撑板和支撑脚,所述模块盒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胶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对应两端均对称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螺丝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凸台与第二凸台彼此之间相互错位设置,且第三凸台比第二凸台高。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一侧通过斜撑与模块盒连接,且斜撑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模块盒胶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有一个,所述第二凸台有八个,所述第三凸台有八个。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均匀设置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电极和输入电极上均开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模块为路输入一体式,模块盒安装只需四颗螺丝安装,电线联接用螺丝只需要颗,模块盒内部集成联桥,模块盒内部二极管芯片为GPP芯片,通电流能力强,反向阻断电压稳,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采用高低、前后、左右错位设计,方便各引线顺利安装,模块体积小于同规格的只单个模块拼装体积,产品结构合理,尺寸紧凑,安装更简单,产品可靠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柳晶整流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柳晶整流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2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乡镇集散式CPV聚光光伏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散热效率的光伏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