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变压器线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51545.4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6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良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0/02 | 分类号: | H01F30/02;H01F27/28;H01F27/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何耀煌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升压线圈 内部连接 相线圈 输出导电排 公共线圈 本实用新型 节能变压器 线圈结构 导电排 终端 导体材料 电量损耗 依次设置 起始端 变压器 节约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变压器线圈结构,它包括A相线圈、B相线圈和C相线圈;其中,A相线圈包括A相输入导电排、A相输出导电排、A相第一内部连接排、A相第二内部连接排、A相第一升压线圈、A相第二升压线圈和A相公共线圈,A相第一升压线圈、A相第二升压线圈和A相公共线圈由内至外依次设置,A相输入导电排与A相第一升压线圈的起始端相连,A相输出导电排和A相第一内部连接排分别与A相第一升压线圈的终端相连,A相第二内部连接排与A相第二升压线圈的终端相连;A相公共线圈的起头与A相输出导电排相连。本实用新型既可以节约大量导体材料的使用,又可以最大程度节省变压器运行电量损耗,降低制造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变压器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节能变压器线圈采用自耦结构,并且作为低压线圈,输入输出电压必须准确,所需匝数较多,因此每匝电压比较小,所需铁芯截面较小,如果线圈全部采用纸包扁线绕制,则将会在相对很小的圆周上绕制线圈,纸包扁线的绕制难度极大,容易导致导线绝缘应力性破裂;另外,自耦形式的线圈结构,决定了线圈的公共部分和升压部分运行时电流差异很大,所以出于成本考虑,不可能采用同种线规绕制整个线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变压器线圈结构,它既可以节约大量导体材料的使用,又可以最大程度节省变压器运行电量损耗,降低制造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变压器线圈结构,它包括A相线圈、B相线圈和C相线圈;其中,
A相线圈包括A相输入导电排、A相输出导电排、A相第一内部连接排、A相第二内部连接排、A相第一升压线圈、A相第二升压线圈和A相公共线圈,A相第一升压线圈、A相第二升压线圈和A相公共线圈由内至外依次设置,A相输入导电排与A相第一升压线圈的起始端相连,A相输出导电排和A相第一内部连接排分别与A相第一升压线圈的终端相连,A相第二内部连接排与A相第二升压线圈的终端相连;A相公共线圈的起头与A相输出导电排相连;
B相线圈包括B相输入导电排、B相输出导电排、B相第一内部连接排、B相第二内部连接排、B相第一升压线圈、B相第二升压线圈和B相公共线圈,B相第一升压线圈、B相第二升压线圈和B相公共线圈由内至外依次设置,B相输入导电排与B相第一升压线圈的起始端相连,B相输出导电排和B相第一内部连接排分别与B相第一升压线圈的终端相连,B相第二内部连接排与B相第二升压线圈的终端相连;B相公共线圈的起头与B相输出导电排相连;
C相线圈包括C相输入导电排、C相输出导电排、C相第一内部连接排、C相第二内部连接排、C相第一升压线圈、C相第二升压线圈和C相公共线圈,C相第一升压线圈、C相第二升压线圈和C相公共线圈由内至外依次设置,C相输入导电排与C相第一升压线圈的起始端相连,C相输出导电排和C相第一内部连接排分别与C相第一升压线圈的终端相连,C相第二内部连接排与C相第二升压线圈的终端相连;C相公共线圈的起头与C相输出导电排相连;
A相公共线圈、B相公共线圈和C相公共线圈的尾头连接在一起形成中性点;
A相第一内部连接排与B相第二内部连接排相连,A相第二内部连接排和C相第一内部连接排相连,B相第一内部连接排和C相第二内部连接排相连。
进一步,所述A相第一升压线圈、A相第二升压线圈、B相第一升压线圈、B相第二升压线圈、C相第一升压线圈和C相第二升压线圈由铜箔绕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A相公共线圈、B相公共线圈和C相公共线圈由纸包扁线绕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A相第一升压线圈、A相第二升压线圈、B相第一升压线圈、B相第二升压线圈、C相第一升压线圈和C相第二升压线圈分别为5匝。
进一步,所述A相公共线圈、B相公共线圈和C相公共线圈分别为280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良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良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15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电源用线圈电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同向中间出脚SMD电感热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