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多功能肛门塞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0875.1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4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贾凌威;陈礼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胡镇西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肛门塞 充气球囊 臀沟 软质弹性 托带组件 腰部绑带 腹股沟 肛管 粘贴扣 组合式 托带 肛管头部 患者肛门 患者臀部 密封配合 一端连接 气门芯 头部管 引流管 中心孔 侧孔 底端 绕过 托住 粘接 中段 穿插 伸出 配合 | ||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肛门塞,包括肛门塞以及固定肛门塞的托带组件,肛门塞包括带中心孔的充气球囊,充气球囊下部设有气门芯;充气球囊的中心穿插设有与其密封配合的软质弹性肛管,软质弹性肛管头部伸出充气球囊顶端,且其头部管壁上有若干肛管侧孔,软质弹性肛管尾部与肛门塞引流管连接;托带组件具有腰部绑带和臀沟带,腰部绑带中部通过中间粘贴扣与臀沟带的一端连接,臀沟带的另一端分成两股形成Y型腹股沟托带,Y型腹股沟托带的两个带头在使用时分别绕过患者腹股沟、并通过对应的端部粘贴扣与腰部绑带两端粘接配合;充气球囊在使用时其底端置于臀沟带中段对应患者肛门部位,从而通过托带组件托住肛门塞,并将其固定在患者臀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组合式多功能肛门塞。
背景技术
肛肠疾病主要包括痔疮、直肠脱垂、肛瘘,肛周脓肿等,病人数量多且症状轻重不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肛肠疾病术后或者严重痔疮出血患者往往需要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在肛门处进行止血。传统的凡士林纱条不能通气通便,不利于观察出血,同时还存在压迫不均匀、易脱落,不易拔出、拔时疼痛、拔出后再出血等风险,不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对于痔疮严重脱出及直肠脱垂的患者,目前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对于有些老年患者或者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患者,只能行手法还纳后用纱布填堵肛门口后胶布固定,但是此种方式不仅容易再次脱出,而且胶布长时间容易引发皮肤问题,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耐受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针对肛肠疾病术后或者严重痔疮出血患者、老年患者或者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患者的肛门填堵问题的组合式多功能肛门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组合式多功能肛门塞,包括用于插入患者肛门内的肛门塞以及固定肛门塞的托带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肛门塞包括带中心孔的充气球囊,所述充气球囊下部设置有气门芯;所述充气球囊的中心穿插布置有与其密封配合的软质弹性肛管,所述软质弹性肛管头部伸出充气球囊顶端,且其头部管壁上布置有若干肛管侧孔,所述软质弹性肛管尾部伸出充气球囊底端,且其尾部管口与肛门塞引流管连接;
所述托带组件具有腰部绑带和臀沟带,所述腰部绑带中部通过中间粘贴扣与臀沟带的一端连接,所述臀沟带的另一端分成两股形成Y型腹股沟托带,所述Y型腹股沟托带的两个带头在使用时分别绕过患者腹股沟、并通过对应的端部粘贴扣与腰部绑带两端粘接配合;
所述充气球囊在使用时其底端置于臀沟带中段对应患者肛门部位,所述软质弹性肛管尾部穿过臀沟带上的通孔,从而通过托带组件托住肛门塞,并将其固定在患者臀部。
进一步地,所述气门芯的进气口与医用注射器头端相匹配,从而可通过注射器调整充气球囊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球囊采用橡胶气囊,其充气后的外观呈切去端部的椭球形或橄榄形。这样,与患者肛门直肠形状相适应,可根据病情需要调整充气球囊大小,便于不同患者病情的需求。使用完毕后,充气球囊抽去气体后易从肛门拔出,减少拔出的疼痛及再发出血。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弹性肛管采用硅胶软管,所述软质弹性肛管内径为0.8~1.2cm,所述软质弹性肛管头端伸出充气球囊长度为3.5~4.5cm。这样,可以便于引流肛管直肠内包括气体、血、肠内容物等,便于患者通气通便及观察患者出血变化。如有必要可从肛管内做注药、冲洗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组合式多功能肛门塞,它具有压迫止血,观察患者出血量,维持痔疮脱出及直肠脱垂还纳等功能,必要时还可以实现从肛管内注药、冲洗等操作;使用完毕后,排空充气球囊气体,易于从患者肛门拔出,减少拔出的疼痛及再发出血;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体型调整托带粘贴位置,长时间维持肛门塞不脱出;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易操作,效果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多功能肛门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0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左心耳封堵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收线装置的弹力线套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