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燃烧器中超低NOX生成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7600.2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3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范洪波;单忠民;邓李刚;王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新普石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外壳 控制腔 热发电 生成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燃气燃烧器 内胆 氮氧化合物 节能效果好 温度传感器 加热器 顶部安装 控制效果 密封顶盖 内部安装 内部固定 燃烧产物 燃烧气体 透气间隙 加热丝 内表面 内顶部 通气孔 出管 底座 加热 废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燃气燃烧器中超低NOX生成控制装置,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密封顶盖,且隔热外壳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隔热外壳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隔热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热发电板,所述热发电板与隔热外壳之间设置有透气间隙,所述热发电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内部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内顶部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控制腔的内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腔的内部固定有若干第一加热丝,所述隔热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废气出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对加热温度进行精准的控制,提高了对燃烧产物内氮氧化合物的控制效果,并能对燃烧气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进行利用,节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NOX生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燃气燃烧器中超低NOX生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NOX是燃气在燃烧后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它的种类很多,如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等,除了二氧化氮,其他几种的稳定性都较差,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需要对燃气燃烧产生的氮氧化合物进行控制。
当前的NOX生成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燃气在燃烧后得到的尾气的温度无法得到精准的控制,导致燃烧后得到的废气内氮氧化合物控制效果差,不利于实际使用,其次,燃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直接散发到空气中会造成热能资源的浪费,节能效果差,因此,我们提出燃气燃烧器中超低NOX生成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燃气燃烧器中超低NOX生成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燃气燃烧器中超低NOX生成控制装置,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密封顶盖,且隔热外壳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隔热外壳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隔热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热发电板,所述热发电板与隔热外壳之间设置有透气间隙,所述热发电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内部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内顶部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控制腔的内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腔的内部固定有若干第一加热丝,所述隔热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废气出管,且隔热外壳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内胆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射板,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加热丝,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热发电板包括第一导热瓷、第二导热瓷与半导体,且半导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铜片。
优选的,所述废气出管设置在隔热外壳的底部,所述进气管设置在隔热外壳的顶部,且进气管与废气出管均与控制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瓷与第二导热瓷分别设置在半导体的两侧,且半导体的两端均通过铜片与第一导热瓷与第二导热瓷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胆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八边形,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八组,所述第二加热丝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废气出管的内部均安装有阻燃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热发电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外接电源的输出端均与加热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加热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加热丝与第二加热丝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WRM-1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加热丝、凹槽、反射板、第二加热丝和若干温度传感器,能够对加热温度进行精准的控制,从而提高燃烧产物内氮氧化合物的控制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通气孔、热发电板、透气间隙、蓄电池、第一导热瓷、第二导热瓷、半导体和铜片,能够对燃烧气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进行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节能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新普石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新普石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7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适应干馏气品质成分变化的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蓄热式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