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动力电池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47118.9 | 申请日: | 201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2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方扬帆;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08;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5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动力电池箱 安全性能 固定块 箱盖 动力电池组 阻水油膏层 储水腔 减震柱 透气阀 垫片 绝缘 密封圈 阻挡 本实用新型 固定块外壁 动力电池 螺纹连接 内部固定 箱盖外壁 箱体内部 夹缝处 密封性 侵入的 暂存 蚊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动力电池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减震柱,绝缘减震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箱盖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与箱体螺纹连接,螺栓与固定块的夹缝处固定连接有垫片。该安全性能高的动力电池箱,通过设置固定块、螺栓、阻水油膏层和储水腔,利用螺栓将箱体与箱盖连接起来,垫片和密封圈提高了箱体与箱盖连接处的密封性,利用阻水油膏层有效的将侵入的水阻挡,储水腔达到了暂存进入箱体的水的效果,通过设置透气阀,利用透气阀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蚊虫只允许空气进入箱体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动力电池箱。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在安装存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电池箱,现有技术的中的电池箱在密封时多采用打胶方式,如打胶不均匀时,有些地方的防水效果就很差,而且电池维护时,胶比较难以去掉,电池箱盖也不易拿下来,强迫将电池箱上盖拿下来后易变形,电池维护完好还要重新打胶密封,由于原来的胶已变硬,不容易清理,再次打胶密封效果就更差,水容易进入电池箱内部,动力电池组容易受潮受损,甚至造成漏液的现象,且电池箱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发出来,当电池箱内部的气压高于外界时,动力电池容易发生爆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动力电池箱,具备安全性能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动力电池箱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安全性能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动力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池组,所述动力电池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减震柱,所述绝缘减震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外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与箱体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与固定块的夹缝处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箱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气阀,所述箱体外壁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百叶扇,所述箱体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插座,所述防水插座外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腔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片。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外壁处填充有阻水油膏层,所述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材料。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油。
优选的,所述透气阀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阀体。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底部贯穿至箱盖的内部,所述阀体的内腔开设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透气膜。
优选的,所述百叶扇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透气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动力电池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安全性能高的动力电池箱,通过设置固定块、螺栓、阻水油膏层和储水腔,利用螺栓将箱体与箱盖连接起来,垫片和密封圈提高了箱体与箱盖连接处的密封性,利用阻水油膏层有效的将侵入的水阻挡,储水腔达到了暂存进入箱体的水的效果,通过设置透气阀,利用透气阀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蚊虫只允许空气进入箱体内部,不仅对箱体内部有着散热功效,还具有平衡箱体与外界的气压的效果,防油以及各种粉尘和杂物,避免解决了电池箱由于防水效果不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71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