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FPC保护膜稳定性贴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3868.9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黄江大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膜 保护膜 贴合 本实用新型 柔性线路板 贴合结构 开窗 保护膜贴合 客户端 撕除 晃动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线路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FPC保护膜稳定性贴合结构,包括保护膜、承载膜和开窗,所述保护膜的上面压一层带颜色的承载膜,所述承载膜的上部设有开窗,所述保护膜和承载膜用于一起贴合于柔性线路板上。本实用新型在保护膜上面压一层带颜色的承载膜,增加保护膜的强度和硬度,这样,贴合时保护膜不会晃动,提高了保护膜贴合的精度,不增加保护膜的情况下,一般贴合精度只能做到0.15‑0.20mm,增加承载膜后,贴合精度可以做到0.010mm,采用带颜色的承载膜是为了防止承载膜撕除不干净未被发现而流至客户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FPC保护膜稳定性贴合结构,属于柔性线路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智能化的发展,柔性线路板作为实现电子设备相关功能的重要载体,在当今电子设备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因为功能的增加或者需要,柔性线路板上的布线和焊盘越来越密,导致绝缘层开窗离线或者离焊盘的距离越来越近.用绝缘层线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只用聚酰亚胺保护膜,一种是聚酰亚胺保护膜加阻焊油墨曝光。绝缘层开窗离线或者离焊盘距离很近时,因聚酰亚胺保护膜的涨缩特性,特别是开窗面积大的时候,贴合保护膜很容易偏位,往往会将线路露出或者将焊盘盖住,严重影响柔性线路板的品质。为解决此问题往往通过聚酰亚胺保护膜加阻焊油墨曝光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但是此方法会增加流程和原材料,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FPC保护膜稳定性贴合结构,通过改变保护膜贴合时的结构,提高保护膜贴合精度和尺寸稳定性,提升柔性线路板品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FPC保护膜稳定性贴合结构,包括保护膜、承载膜和开窗,所述保护膜的上面压一层带颜色的承载膜,所述承载膜的上部设有开窗,所述保护膜和承载膜用于一起贴合于柔性线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膜厚度范围为22um-100u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膜耐200℃的高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膜的厚度为0.05-0.0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膜和保护膜的上部钻设有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护膜上面压一层带颜色的承载膜,增加保护膜的强度和硬度,这样,贴合时保护膜不会晃动,提高了保护膜贴合的精度,不增加保护膜的情况下,一般贴合精度只能做到0.15-0.20mm,增加承载膜后,贴合精度可以做到0.010mm,采用带颜色的承载膜是为了防止承载膜撕除不干净未被发现而流至客户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FPC保护膜稳定性贴合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保护膜;2、承载膜;3、开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FPC保护膜稳定性贴合结构,包括保护膜1、承载膜2和开窗3,所述保护膜1的上面压一层带颜色的承载膜2,所述承载膜2的上部设有开窗3,所述保护膜1和承载膜2用于一起贴合于柔性线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黄江大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黄江大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3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