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开关盖焊条保温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3377.4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9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沈俊;徐仁军;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H3/00 | 分类号: | B25H3/00;B23K37/00;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张晓东 |
地址: | 213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盖 筒部 焊条保温筒 检测装置 检测 本实用新型 第二检测 检测信号 控制器 接收端 种检测 焊接辅助设备 发送 信号发送 状态信号 铰接件 开关锁 可检测 控制锁 铰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开关盖焊条保温筒,包括第一筒部、第二筒部和开关盖检测装置,第一筒部一侧与第二筒部一侧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开关盖检测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上的第一检测部件和第二检测部件,第一检测部件和第二检测部件相对应,开关盖检测装置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检测控制器,检测控制器将检测信号与阀值比较后,发送焊条保温筒已打开/已关闭的状态信号至接收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盖检测装置可检测焊条保温筒的开关盖状态,并将信号发送至接收端,同时在关盖状态下控制锁紧开关锁死焊条保温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开关盖焊条保温筒。
背景技术
焊条往往会因吸潮而使工艺性能变坏,造成电弧不稳、飞溅增大,并容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因此,焊条使用前必须严格烘干。一般酸性焊条的烘干温度150-200℃,时间1小时;碱性焊条的烘干温度350-400℃,时间1-2小时,烘干后放在120-150℃的焊条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焊条保温筒是指焊工在施焊过程中,对所使用的焊条保存并加热保温的工具。加热器以电弧焊机的二次电压为电源,并可控制温度。这种焊条保温筒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对于低氢焊条更需配备保温筒进行焊接作业。
现有焊条保温筒,有接电和加热系统,可以对保温筒进行加热。现有焊条保温筒缺点是接电手动进行,是否接电未知,靠人员自觉性;接电之后加热效果未知,靠经验进行判断;手动开关盖,是否随手关盖以及每次拿多少根焊条不可知,靠人员自觉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开盖、关盖状态的焊条保温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开关盖焊条保温筒,包括第一筒部、第二筒部和开关盖检测装置,第一筒部一侧与第二筒部一侧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开关盖检测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上的第一检测部件和第二检测部件,第一检测部件和第二检测部件相对应,开关盖检测装置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检测控制器,检测控制器将检测信号与阀值比较后,发送焊条保温筒已打开/已关闭的状态信号至接收端。
进一步地,开关盖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第一检测部件为设在第一筒部上的第一电触头,第二检测部件为设在第二筒部上的第二电触头,第一电触头和第二电触头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当第一电触头和第二电触头接触时形成回路,电流检测装置设在回路中以检测回路中的电流强度,并将信号发送至检测控制器,检测控制器将检测的电流强度与电流阀值比较,当检测的电流强度低于电流阀值时,检测控制器发送焊条保温筒已打开的状态信号至接收端;当检测的电流强度高于电流阀值时,检测控制器发送焊条保温筒已关闭的状态信号至接收端。
进一步地,开关盖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第一检测部件为设在第一筒部上的磁铁,第二检测部件为设在第二筒部上的干簧管,第当磁铁和干簧管靠近时形成回路,电流检测装置设在回路中以检测回路中的电流强度,并将信号发送至检测控制器,检测控制器将检测的电流强度与电流阀值比较,当检测的电流强度低于电流阀值时,检测控制器发送焊条保温筒已打开的状态信号至接收端;当检测的电流强度高于电流阀值时,检测控制器发送焊条保温筒已关闭的状态信号至接收端。
进一步地,开关盖检测装置还包括磁传感器,第一检测部件为设在第一筒部上的磁触头,第二检测部件为设在第二筒部上的磁体,当磁触头与磁体接触时,在磁触头中存在磁通量,磁传感器与磁触头连接以检测磁触头中的磁通量,并将信号发送至检测控制器,检测控制器将检测的磁通量与磁通量阀值比较,当检测的磁通量低于磁通量阀值时,检测控制器发送焊条保温筒已打开的状态信号至接收端;当检测的磁通量高于磁通量阀值时,检测控制器发送焊条保温筒已关闭的状态信号至接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3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可调装配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网信息中心用工器具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