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轴自动化压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2223.3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春;徐珊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达尼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架 导向气缸 压合治具 竖向支架 载具 固定设置 滑动连接 压合 竖向滑轨 压入设备 旋转轴 底端 转轴 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 横向滑轨 压合气缸 伸缩轴 压入 有压 汽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轴自动化压入设备,包括底架、第一导向气缸第一压合治具、第一压合载具和压合气缸,底架的上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竖向支架,第一导向气缸固定在竖向支架的一侧,第一导向气缸的伸缩轴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合治具,底架的中间开设有凹槽,竖向支架的底侧与第二导向气缸底端相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竖向滑轨,竖向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合治具,底架的内侧与第二压合治具相对的位置在横向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合载具,通过在底架侧端的竖向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导向气缸,在底架的中间滑动连接有压合载具,从而使得旋转轴压合时能在压合治具与压合载具的配合作用下完成旋转轴压入过程,高效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压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转轴自动化压入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现有技术中旋转轴与产品的压合用到的自动化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1、旋转轴压合时压合载具的方向调整麻烦,影响自动化压合效率。
2、整个设备的压合时稳定性较差,影响产品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轴自动化压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转轴自动化压入设备,包括底架、第一导向气缸第一压合治具、第一压合载具和压合气缸,所述底架的上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竖向支架,所述第一导向气缸固定在竖向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气缸的伸缩轴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合治具,所述底架的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架的底面与第一压合治具相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横向滑轨,所述第一压合载具滑动连接在横向滑轨的内侧,所述第一压合治具与第一压合载具相互之间配套使用,所述竖向支架与第一导向气缸相对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气缸,所述竖向支架的底侧与第二导向气缸底端相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竖向滑轨,所述竖向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合治具,所述底架的内侧与第二压合治具相对的位置在横向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合载具,所述第二压合治具与第二压合载具相互之间配套使用,所述底架的底侧靠近第二压合载具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换位气缸,所述换位气缸的伸缩轴与第二压合载具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架的侧面与第二压合载具开口处相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用于产品压入的压合气缸。
优选的,所述底架的底侧与压合气缸相对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压合载具位置的限位气缸。
优选的,所述竖向支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分别用于控制第一导向气缸和第二导向气缸的开关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气缸和第二导向气缸的型号设置为相同。
优选的,所述竖向支架具体为L型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底架侧端的竖向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导向气缸,且在导向气缸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压合治具,在底架的中间滑动连接有压合载具,从而使得旋转轴压合时能在压合治具与压合载具的配合作用下完成旋转轴压入过程,高效便捷。
2、通过在底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气缸,将压合载具与换位气缸之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压合载具使用时换位方便,简单实用,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达尼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达尼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2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成品率的O型圈和零件自动对中装配结构
- 下一篇:带扶正装置的磷铁环压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