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西花蓟马采集、饲养及长途运输为一体的多功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41718.4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5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段盼;胡昌雄;陈国华;李貌;李宜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A01M5/04;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西花蓟马 长途运输 本实用新型 多功能装置 矩形开口 开口处 棱柱体 纱网片 纱网套 采集 饲养 开口 固定密封连接 主体上底面 主体下底面 固定设置 内部中空 吸取装置 上端 上底面 下底面 侧壁 蓟马 吸虫 下端 底座 死亡率 侧面 死亡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西花蓟马采集、饲养及长途运输为一体的多功能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主体、固定连接在主体上底面开口处的顶部纱网套、固定连接在主体下底面开口处的底部纱网片以及与下底面开口连接的底座;所述的主体设置为一内部中空的棱柱体,在该棱柱体每隔一个侧面上开设矩形开口,并在每个矩形开口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侧壁纱网片;顶部纱网套上端设置为开放式,下端与主体的上底面开口固定密封连接;等等。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集运输、饲养过程中西花蓟马易大量逃逸、死亡等问题,大大降低西花蓟马的死亡率,同时,提供一种吸取装置内西花蓟马的方式,更好地提高吸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采集及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适用于西花蓟马采集、饲养及长途运输为一体的多功能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一种隶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的极具危险性的世界性植物害虫,也是我国的重要入侵害虫之一。目前,研究西花蓟马所用的供试蓟马大多来自于野外采集,野外的西花蓟马被采集带回后,又通常被装入饲养装置并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室内饲养。但由于西花蓟马个体极为细小,隐匿性较强,且所用的采集和饲养装置存在一定的弊端,易造成西花蓟马逃逸和死亡,而且,现有技术中采集、饲养西花蓟马的方法的操作步骤不够完善,使得西花蓟马的死亡率和逃逸率偏高,以致于难以达到预期的采集和饲养效果,造成西花蓟马数量的不足,从而导致试验因缺少供试西花蓟马而被迫暂停或延期进行。
以下是现有技术中采集装置和饲养装置弊端的详细介绍:
I、采集装置一般选用放有卫生纸的自封袋或较为封闭的容器,易造成西花蓟马的大量死亡。采集时,通常将西花蓟马连同寄主植物的叶片、花等器官一并放入采集装置中,由于装置的不透气,加之寄主植物叶片等器官呼吸作用易产生大量水蒸气,若短期内无法将采集装置带回,则会造成西花蓟马的大量死亡。
II、采集装置内部未设有减震结构或减压结构,易对西花蓟马造成物理性伤害。由于供试昆虫采集地大多距实验室较远,则采集到的西花蓟马需经长途运输带回,而在运输过程中,装置内寄主植物花、果实等的来回滚动会对西花蓟马造成很严重的物理性伤害,压伤或压死西花蓟马;而自封袋不仅没有减震减压结构,且其使用塑料制成的膜较柔软,缺乏坚固性,极易被外物挤压致变形。
III、采集装置构造比例不够合理,体积存在极端性(偏大或偏小),易导致西花蓟马的死亡,且不便采集者随身携带。体积过小的采集装置对寄主植物的叶片、花等器官的大小有所选择,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叶片、花和果实一般无法放入其中,且严重限制了西花蓟马的活动空间;体积过大的采集装置虽然没有了选择性,但放入较大体积的花、果实会对西花蓟马产生威胁,易压伤或压伤西花蓟马,对于所能携带物品极其有限的野外采集而言,无疑加重了采集者的负担,装置缺乏便利性。
IV、饲养装置内部缺少保湿结构或该结构易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了西花蓟马的正常生活。西花蓟马生活需要适宜的湿度环境,缺少保湿结构会降低西花蓟马的存活率;对于有保湿结构的饲养装置(保湿结构通常被置于饲养装置底部,由一层脱脂棉、一张滤纸、适量蒸馏水组成,脱脂棉位于底部下层,滤纸位于上层,脱脂棉内含适量蒸馏水),虽然能提供一个适宜西花蓟马生活的湿度环境,但其未被固定,极易发生保湿结构的脱落,压伤或压死西花蓟马。
V、饲养装置不够通风透气,不利于饲养大量西花蓟马。饲养装置一般在装置上开口并覆盖以纱网来实现装置的通风透气,但由于开口的大小和数目不适宜且不能很好的实现装置的全方位透气,使得装置的透气效果不够明显;若饲养的西花蓟马数量过多,则易造成西花蓟马的大量死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1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