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防护口罩专用增密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8311.6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肖新才;马晓薇;杨智聪;张林;王志伟;谢朝军;李泳光;甄若楠;陆剑云;廖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卫生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A41D27/00 | 分类号: | A41D27/00;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4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防护口罩 圈本体 本实用新型 外周缘 贴合 内周缘 内表面边缘 使用者脸型 使用者面部 使用者提供 外表面边缘 彼此分开 边缘形状 呼吸保护 密合度 舒适度 软胶 套在 佩戴 吻合 主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防护口罩专用增密圈,包括套在医用防护口罩边缘的环状的增密圈本体,增密圈本体的外周缘与医用防护口罩的边缘形状相吻合,增密圈本体由软胶制成,增密圈本体包括用于与医用防护口罩外表面边缘贴合的第一本体、以及设置在医用防护口罩内表面边缘的用于与使用者面部贴合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外周缘与第二本体的外周缘连接在一起,第一本体的内周缘与第二本体的内周缘彼此分开。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更好地贴合使用者的面部,提高主流医用防护口罩与使用者脸型的密合度,为使用者提供更为有效的呼吸保护,同时改善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生物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口罩专用增密圈。
背景技术
2003年SARS疫情以后,医疗卫生领域广泛使用医用防护口罩,用以保护医务工作者个人健康,以免在工作中感染可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或血液喷溅传播的病毒和细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要求是,口罩必须和面部要达到一定程度的密合。如果脸型和口罩的固有形状不吻合,无法达到密合,则可能造成呼吸保护的失效,导致医务工作者暴露于职业风险之中。
目前现行有效的法规对口罩和脸型之间的密合度有相关的要求,如:《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3.1.25条、3.1.26条、3.1.27条、3.1.28条中都明确的指出密合度的重要性;《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3.2条、3.3条,也对医用防护口罩的密合度提出了要求。
目前在我国合法销售的医用防护口罩的种类并不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医疗机构,购买的医用防护口罩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但是进口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是脱离中国人特有的脸型特征的。比如某品牌的一款N95医用防护口罩,市场占有率超过50%,但是口罩形状是根据70年代美国军方所提供的脸型库所开发的。另外,国内厂家生产的医用防护口罩的研发缺乏严谨的开发依据,多数未参照任何公认权威级的脸型库。这些原因直接导致现售的医用防护口罩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契合中国人脸型达到密闭的比例并不高;另外,量产的医用防护口罩尺码较为固定,无法完全有效契合所有脸型。申请人近期研究发现,目前使用的主流医用防护口罩对脸型的密合有效率不超过60%。
对于如何提高主流医用防护口罩与使用者脸型密合度,现有的技术是空白的。作为在市面上购买医用防护口罩的终端用户,在无法改变现有获得批文上市销售的医用口罩的形状和结构的前提下,并没有很好的方法来增加口罩和脸型之间的密合度。
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配于现有主流医用防护口罩专用增密圈,配合(特定型号)医用防护口罩同时使用,以增加该口罩对不同脸型的密合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防护口罩专用增密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密圈包括套在医用防护口罩边缘的环状的增密圈本体,增密圈本体的外周缘与医用防护口罩的边缘形状相吻合,增密圈本体由软胶制成,增密圈本体包括用于与医用防护口罩外表面边缘贴合的第一本体、以及设置在医用防护口罩内表面边缘的用于与使用者面部贴合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外周缘与第二本体的外周缘连接在一起,第一本体的内周缘与第二本体的内周缘彼此分开。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本体内周缘和外周缘之间的中间区域为弧状的凸起部,第二本体的内周缘上设有用于与使用者鼻梁贴合的第一定位缺口,第二本体上位于第一定位缺口两侧设有用于与使用者鼻梁两侧贴合的隆起部。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本体内周缘和外周缘之间的中间区域为弧状的凸起部,第二本体上设有从外周缘向中间区域延伸的加强筋。
优选的是,所述软胶为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卫生检验中心),未经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卫生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8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扫电力设备多功能手套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