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速生物脱氮除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32728.1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腔 填充 生物脱氮除磷 本实用新型 布水装置 曝气装置 循环水泵 超高速 出水腔 好氧腔 缺氧腔 厌氧腔 塔罩 好氧微生物 进水口连接 缺氧微生物 污染物处理 厌氧微生物 传统工艺 废水脱氮 基建投资 项目投资 运行成本 出水口 进水口 体内部 外部 侧壁 底面 筛板 塔体 分隔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速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包括一个塔体,塔体内部由下至上通过数块筛板依次分隔为进水腔、好氧腔、缺氧腔、厌氧腔和出水腔,进水腔的外部设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通过管道与进水腔连通;进水腔的底面设有曝气装置,进水腔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进水腔内设有与进水口连接的布水装置,布水装置位于曝气装置的上方;好氧腔内填充有好氧微生物填料,缺氧腔内填充有缺氧微生物填料;所厌氧腔内填充有厌氧微生物填料;出水腔的外部设有塔罩,塔罩上设有出水口。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废水脱氮处理效果较好,污染物处理负荷较高,基建投资较少,占地面积较少,项目投资及运行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废水处理系统的超高速生物脱氮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脱氮除磷是水处理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生物方法,尤其是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应用的主要污水脱氮除磷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乡村污水处理机工业废水处理。
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运用中,为了达到高速分解的目的,尽量提高曝气槽内的MLSS,相应污泥界面也上升,但污泥的界面过度上升,会导致不能固-液分离。同时,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运用中,往往需要三个及以上的池体配合,依次经过厌氧-缺氧-好氧的工艺池体,通过污泥回流才能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利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法,不仅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低下,而且需要的基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在中小规模的水处理系统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超高速生物脱氮除磷装置,以达到提高废水脱氮除磷效果,减少基建投资,减少占地面积的目的,从而降低项目投资及运行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高速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包括一个塔体,所述塔体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第三筛板、第四筛板和第五筛板;
所述塔体底面、所述第一筛板和所述塔体侧壁形成进水腔;所述进水腔的外部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进水腔的底面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进水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腔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接的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位于所述曝气装置的上方;
所述第一筛板、所述第二筛板和所述塔体侧壁形成好氧腔,所述好氧腔内填充有好氧微生物填料;
所述第二筛板、所述第三筛板和所述塔体侧壁形成缺氧腔,所述缺氧腔内填充有缺氧微生物填料;
所述第三筛板、所述第四筛板和所述塔体侧壁形成厌氧腔,所述厌氧腔内填充有厌氧微生物填料;
所述第四筛板、所述第五筛板和所述塔体侧壁形成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的外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出水腔连通的塔罩,所述塔罩上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筛板、所述第二筛板、所述第三筛板、所述第四筛板和所述第五筛板的筛孔孔径均小于好氧微生物填料、缺氧微生物填料、厌氧微生物填料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与一根进水管连接,且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与一根出水管连接,且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
优选的,所述好氧微生物填料所采用的微生物菌群为硝化细菌。
优选的,所述缺氧微生物填料所采用的微生物菌群为反硝化细菌。
优选的,所述厌氧微生物填料所采用的微生物菌群为聚磷菌。
进一步的,废水在所述塔体内的循环次数为大于等于10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2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