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制线路板产品编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32577.X | 申请日: | 2018-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7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肖世翔;刘灿明;肖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金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针 定位导柱 解码器 通电测试 固定柱 读取 本实用新型 线路板 测试导线 产品编码 电性连接 二进制 印刷线路板 解码 印制 编码连接 管理系统 距离一致 生产过程 通断信号 组件包括 条形码 传统的 电测试 二维码 以太网 存储 追溯 查询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制线路板产品编码装置,采用二进制设计编码,包括解码器和通电测试组件,所述通电测试组件与解码器电性连接;所述通电测试组件包括定位导柱、固定柱、公共针、多个测试针和测试导线,所述定位导柱、公共针和测试针通过固定柱固定,所述公共针和多个测试针通过测试导线与解码器电性连接,多个所述测试针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定位导柱设于固定柱两侧,所述公共针设于定位导柱和测试针之间。使用电测试通断信号来进行解码,读取的编码连接MES管理系统以太网的形式进行传输、存储和查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印刷线路板在生产过程中因工艺的特性,不能使用传统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做标记的方法,困扰在自动化生产中读取编码进行追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线路板产品过程追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制线路板产品编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制造业朝着工业4.0的大环境趋势下,信息工厂对产品追溯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印制板生产过程中达到每一块板需要有一个识别码,并保证在每个工作站能读取编码。
印制线路板制作过程中受工艺限制,在电镀、线路、蚀刻等工序的生产过程需要经打磨和药水浸泡冲洗,传统的条形码,二维码、FRID不能适应工序制作环境,尤其在沉铜电镀工序,覆铜板表面将沉积一层薄铜,再经电镀加厚后对以上标记将无法识别。
对于板边打钢印号进行人工识别和手工输入费时费力,不能适应信息化工厂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产品编码和读取的方法解决了以上受环境影响的问题,成功识别率高,便于自动化数字工厂连接MES管理系统,能利用以太网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查阅。
一种印制线路板产品编码装置,包括解码器和通电测试组件,所述通电测试组件与解码器电性连接;所述通电测试组件包括定位导柱、固定柱、公共针、多个测试针和测试导线,所述定位导柱、公共针和测试针通过固定柱固定,所述公共针和多个测试针通过测试导线与解码器电性连接,多个所述测试针之间的间距一致,所述定位导柱设于固定柱两侧,所述公共针设于定位导柱和测试针之间。
优选地,所述测试针设于12个,12个测试针依次排列用于测试。
优选地,所述定位导柱、公共针和测试针的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
此外,一种印制线路板产品编码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覆铜板工艺边固定一个区域,设置一个编码测试模块,编码的测试孔位置成一字排列,设置1×n个测试点,取最边上一个孔位做公共测试点,剩下n-1个孔位按顺序编码;
S2、采用二进制方式来编码,“1”的位置需钻孔,“0”的位置不需要钻孔;
S3、使用CNC钻机钻出编码孔,钻孔程序根据n-1个固定位置坐标,“0”代表空钻指令,
“1”代表下钻指令,可以根据代码进行编程钻孔;
S4、固定在板边位置对每块板在用CNC钻机钻编码孔,钻孔包括测试模块两边加两个直径2.0mm的测试位置引导孔,钻编码孔使用直径1.6mm钻针,测试针使用直径0.5mm,测试时针,两测试孔两中心距离3.0mm,测试时保证不能碰到孔壁;
S5、使用通电测试读码方式,n个测试针,其中固定一个针为公共测试针,公共测试针测试位置不允许钻孔,测试时为连接电源正极,另n-1个孔位的针分别连接电源负极,测试时与公共测试针做导通电气回路测试,因已钻孔的位置的测试针接触不到覆铜板铜面,将不能与公共针形成电气回路,测试时为断路状态,要求输出信号为“1”,没钻孔的位置该测试针将会接触到覆铜的铜皮,测试时与公共位置铜面连通测试针形成电气回路,输出信号为“0”,对n-1个测试针测试的输出信号按顺序排列将可读取一组编码数据,可以实现每块板代码唯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金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金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32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盘组件及印制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低噪音薄膜剥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