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生起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28406.X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4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在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筛网 从动轴 摇杆 主动轴 收机 花生 水平设置 上端 从动杆 收组件 铰接 本实用新型 垂直折弯 动力连接 花生果实 驱动摇杆 上下振动 自重作用 滑料板 近端部 挖掘铲 行走轮 抵接 分列 下端 扬尘 皮带 采摘 | ||
一种花生起收机,其包括:机架及机架后端底部设置的行走轮;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左右分列的起收组件;每个起收组件包括一个挖掘铲、一水平设置的筛网及一滑料板;设在机架的上部之前侧的主动轴及设在机架的上部之后侧的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皮带动力连接,从动轴上固定有一个凸轮;筛网、摇杆及两连杆;摇杆的下端铰接在筛网的后端,摇杆的上端的近端部铰接在机架上;摇杆的上端朝后成垂直折弯形成一从动杆,从动杆在筛网的自重作用下朝后抵接在凸轮上,凸轮驱动摇杆使筛网上下振动。本实用新型的花生起收机,结构简单、成本低;起收过程中扬尘较少,收起的花生果实较为干净,可方便后续采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起收机。
背景技术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花生生产机械化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西方发达国家在花生生产机械化方面的研究较早,与其它农业机械相比,几乎是同步发展的,机械制造与应用技术己比较先进、完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实现了花生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在收获环节早已发展到联合收获水平,并且正依照本国的种植特点,向着大型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高可靠、高安全的方向发展.一些发达国家还不断将高、精、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上来,农业机械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中国,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已有出现,根据中国农业人口多、土地分散,而中小动力拖拉机保有量多的特点,该类机械以小四轮拖拉机为牵引动力,较好地解决了花生人工或畜力播种劳动量大和生产率低下的问题。例如CN201610172386公开的一种花生起获机,其通过挖掘铲将植株铲起后,由链条传送装置传送至后方,再经过一个引导装置引导至一个翻转装置翻转后,由聚拢装置朝中间聚拢。其缺点是:1、其由挖掘铲对植株进行挖掘,因此植株的根部土壤被一起挖掘出来,带起非常多的砂石或土块,进而对链条传送装置产生较大的磨损,且扬尘较大、也不方便后续采摘。2、其用一个轴向水平的一个翻转滚筒进行翻转,而在铲起时为立起状态,因此经翻转、聚拢后,植株的根部朝后、顶部朝前,而起收机不断地向前移动,因此植株在后方呈纵条排列,对晾晒、采摘及秸秆回收均十分不便。3、其使用链条装置进行传送,因此整机高度及长度均较大,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花生起收机,使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起收时扬尘较小、获得的花生果实较为干净以方便后续采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起收机,其包括:
机架及机架后端底部设置的行走轮;机架的前端固定有一用于与外设的农用拖车连接的挂架;
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左右分列的起收组件;每个起收组件包括一个挖掘铲、一水平设置的筛网及一滑料板;其中,挖掘铲固定在机架的前端之底部,挖掘铲的前端固定有朝前设置的一排铲齿;两个平行的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机架上,下端铰接在筛网上;筛网和滑料板均设置在机架的下部;当连杆处于竖直状态时,筛网的后端向后抵近滑料板的前端,筛网的前端朝前抵近挖掘铲的后端;
设在机架的上部之前侧的主动轴及设在机架的上部之后侧的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皮带动力连接,从动轴上固定有一个凸轮;
筛网、摇杆及两连杆,机架、两连杆及筛网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摇杆的下端铰接在筛网的后端,摇杆的上端的近端部铰接在机架上;摇杆对上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形成虚约束;摇杆的上端朝后成垂直折弯形成一从动杆,从动杆在筛网的自重作用下朝后抵接在凸轮上,凸轮驱动摇杆使筛网上下振动。
优选地,花生起收机还包括一排共多个导料杆,导料杆包括水平杆及斜杆;水平杆的后端朝后抵近筛网的前端并适度高于筛网的前端;斜杆的一端与水平杆的前端一体连接,另一端朝前下方向倾斜延伸;斜杆的前端延伸至铲齿所在平面以下,并位于铲齿的前端之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在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在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84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