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24621.2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9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刘旭东;夏正海;陈小进;覃刘平;王伟;唐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B02C18/10;B02C18/18;B02C18/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螺旋 污泥处理装置 超声 本实用新型 电化学处理 破碎机构 破碎 剩余污泥减量 超声波震子 电化学反应 电解电极 反应筒体 高效实现 固体回流 搅拌电机 碳源补充 反硝化 小分子 铰刀 筒体 污泥 废水 | ||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机构、超声-电化学处理机构以及固体回流机构;
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搅拌电机、破碎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一推进螺旋杆、破碎铰刀以及第二推进螺旋杆;
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破碎铰刀的转动杆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转动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传动相连;
所述电化学处理机构包括: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以及自上而下设置在其内的第三推进螺旋杆、第四推进螺旋杆、第五推进螺旋杆、电解电极片以及超声波震子;
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传动相连,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传动相连,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的第二端传动相连;
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底端与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底端连通,形成破碎后的污泥移动结构,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顶端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顶端相连,形成超生-电化学处理后的污泥回流至破碎反应筒体的移动结构;
所述电解电极片包括成堆的正负两极,正对设置在所述第五推进螺旋杆的相邻的连个桨叶上,形成电化学催化小分子化单元;
所述超声波震子设置在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上,对应所述第四推进螺旋杆区域,形成污泥超声处理单元;
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设置在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上部,形成固液分离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矩输出端分别通过链式皮带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以及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传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式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以及相匹配的传动皮带;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推进螺旋杆的第一端,所述传动皮带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上,形成同步传动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上封盖,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上封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封盖上设置有排液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反应筒体的底端和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底端通过U型连通管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还包括:操作平台;
所述破碎反应筒体和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分别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上。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反应筒体和所述超声-电化学反应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破碎桨叶;
所述破碎桨叶的形态与所述第一推进螺旋杆的桨叶的形态相配合,形成平滑的破碎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46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一体化脱氮除磷MBR的气提回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泥分离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