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式淬火炉有机废气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23800.4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刘勇华;吴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 地址: | 2100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收集 壳体 井式淬火炉 抽气泵 本实用新型 气压补偿 收集装置 有机废气 抽气口 单向阀 排气管 右上盖 左上盖 体内 侧面安装 壳体上部 连接管道 密封空间 闭合时 可开合 挥发 炉口 排出 去除 抽取 废气 封闭 外部 | ||
1.井式淬火炉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之下的井式淬火炉(1),所述的井式淬火炉(1)的炉口开口于地面,其特征是:所述的井式淬火炉(1)炉口外部罩有废气收集壳体(2),所述的废气收集壳体(2)的四周坐落于地面,顶部为可开合的左上盖(21)和右上盖(22),所述的左上盖(21)和右上盖(22)闭合时,能将废气收集壳体(2)上部封闭,使得废气收集壳体(2)内为密封空间,所述的废气收集壳体(2)的侧面安装有若干个抽气口(3),各个抽气口(3)通过连接管道(31)与一个抽气泵(4)连接,所述的抽气泵(4)通过一排气管与外界连接,所述的抽气泵(4)能抽取废气收集壳体(2)内的气体,然后经排气管排出,所述的废气收集壳体(2)上设置有一气压补偿孔(23),所述的气压补偿孔(23)上安装一单向阀(24),所述的单向阀(24)允许气体进入废气收集壳体(2),反之则不允许,所述的左上盖(21)和右上盖(22)打开时,所述的废气收集壳体(2)上部开放,待淬火件能在行吊的吊绳(5)的起吊下,从废气收集壳体(2)上部放入井式淬火炉(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式淬火炉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废气收集壳体(2)上安装有左驱动电机(6)和右驱动电机(7),所述的左驱动电机(6)通过左齿轮组与左上盖(21)传动连接,所述的左驱动电机(6)能将左上盖(21)翻转,使其开闭,所述的右驱动电机(7)通过右齿轮组与右上盖(22)传动连接,所述的右驱动电机(7)能将右上盖(22)翻转,使其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式淬火炉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齿轮组包括第一左齿轮(61)和第二左齿轮(62),所述的左齿轮(61)通过固定座定位在废气收集壳体(2)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左齿轮(62)的轮轴与左上盖(21)的翻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左上盖(21)通过其翻转轴与废气收集壳体(2)铰接配合,所述的左驱动电机(6)的驱动轴通过皮带或履带或链条与第一左齿轮(61)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左齿轮(61)通过皮带或履带或链条与第二左齿轮(6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式淬火炉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右齿轮组包括第一右齿轮(71)和第二右齿轮(72),所述的右齿轮(71)通过固定座定位在废气收集壳体(2)的右侧,所述的第二右齿轮(72)的轮轴与右上盖(22)的翻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右上盖(22)通过其翻转轴与废气收集壳体(2)铰接配合,所述的右驱动电机(7)的驱动轴通过皮带或履带或链条与第一右齿轮(71)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右齿轮(71)通过皮带或履带或链条与第二右齿轮(72)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式淬火炉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井式淬火炉(1)炉口处设置有若干个抽风机(11),所述的抽风机(11)能将井式淬火炉(1)炉口处的空气抽出至室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式淬火炉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抽气口(3)等间距地布设在废气收集壳体(2)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式淬火炉有机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左上盖(21)的右端和右上盖(22)的左端均设置有密封条(25),所述的左上盖(21)和右上盖(22)闭合时,密封条(25)密封左上盖(21)和右上盖(22)对接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38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