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甲醇燃料的预混气化炉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3505.9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0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杰;欧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东鑫科技有限公司;黔东南云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贵安综合保税***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槽 预混 长明火管 加热管道 甲醇燃料 火盆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甲醇燃料箱 气化炉灶 送入 鼓风机 充分混合 加热气化 甲醇燃烧 气化炉头 燃烧效率 热风混合 上端 供气管 气化炉 热气流 并联 壁面 倒扣 火针 气压 伸入 送风 连通 燃烧 散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甲醇燃料的预混气化炉灶,包括底板、气化炉头、甲醇燃料箱、长明火管和预混管道,气化炉头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喷火盆、挤压槽,喷火盆以内安装有点火针,挤压槽倒扣于底板之上,挤压槽壁面以内还设置有加热管道,预混管道通过鼓风机向挤压槽内送风,预混管道中部通过供气管与长明火管并联后接入加热管道的一端,长明火管上端伸入喷火盆以内,加热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电磁泵与甲醇燃料箱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液态的甲醇燃料通过加热管道加热气化后与热风混合后送入挤压槽内充分混合后,增大了气压,再由长明火管送入喷火盆内燃烧,使甲醇燃烧更充分,散发出的热气流又重新与甲醇燃料混合,提高了其利用效率、燃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甲醇燃料的预混气化炉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使用醇基类能源,这类醇基类燃料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甲醇、乙醇等,由于其具有清洁、节能、安全和环保等优良的性能而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对于甲醇燃料的使用,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甲醇进行雾化燃烧,这种利用方式,燃烧速度慢、燃烧不充分,排废不合格,耗量较大,调火延迟,对使用者的操作影响很大;另一种是使甲醇气化燃烧,这种利用方式使甲醇的燃烧相对比较充分,燃料耗损率相应也较少,比较节能,这种甲醇燃烧方式又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利用炉膛自身火力加热气化,但是会在短时间产生大量积碳,造成无法继续使用;二是炉膛中内置铝圈加热气化,铝圈、电加热管和内置铜盘管的气化方式,这种比雾化节能 20%-30%,但是这有电能转化部分,而且也容易产生积碳,并且成本相对较高,维修率也较高,并且这种铝圈在炉膛中因铝熔点较低,不利于在封闭炉膛做节能手段;三是外置大功率装置气化,这种供气燃烧安全性没保障,危险性较大,并且成本高,积碳问题也没有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甲醇燃料的预混气化炉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甲醇燃料的预混气化炉灶,主要包括底板、气化炉头、甲醇燃料箱、长明火管和预混管道,所述气化炉头上端设有喷火盆,所述喷火盆以内安装有点火针,所述气化炉头下端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倒扣于底板之上,所述预混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槽连通,所述预混管道的另一端通过鼓风机接入输入风源,所述预混管道中部还连接有供气管,所述挤压槽壁面以内还设置有加热管道,所述长明火管上端贯穿所述挤压槽之后伸入所述喷火盆以内,所述长明火管下端与所述供气管并联连接之后与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电磁泵与所述甲醇燃料箱连通。
所述基于甲醇燃料的预混气化炉灶还包括中空状锁紧拉杆,锁紧拉杆上端通过锁紧螺母连接于所述喷火盆底壁之上,锁紧拉杆下端依次穿过挤压槽、底板向下延伸,所述长明火管上端通过锁紧拉杆中通孔伸入所述喷火盆以内。
所述基于甲醇燃料的预混气化炉灶还包括中空状导向管,导向管上端与所述喷火盆连通,导向管下端依次穿过挤压槽、底板向下延伸,所述点火针套装于所述导向管以内。
所述长明火管下端还安装有控制阀。
所述基于甲醇燃料的预混气化炉灶还包括炉盆,炉盆安装于所述底板之上,并使所述气化炉头完全容纳于炉盆以内,所述炉盆内壁与所述气化炉头外壁围绕形成炉膛。
所述炉膛还通过热风管道与鼓风机进风口连通。
所述加热管道是以所述挤压槽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的螺旋形管道。
所述加热管道与电磁泵之间、所述甲醇燃料箱与电磁泵之间还连接有流量阀。
所述基于甲醇燃料的预混气化炉灶还包括一端开口的压火盖,压火盖侧壁上设有多个引火孔,压火盖开口端倒扣于所述喷火盆底壁之上,并使所述长明火管上端容纳于压火盖以内。
所述引火孔是以所述压火盖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均匀地布置于所述压火盖侧壁上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东鑫科技有限公司;黔东南云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东鑫科技有限公司;黔东南云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3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