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式低噪声液压油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22617.2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5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营辉;李志印;李佳;龚莉;林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F15B21/041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储油腔 隔板 回油槽 本实用新型 安装基座 液压油箱 低噪声 回油区 框架式 中面板 底座 空气过滤器 液压油站 油箱底板 右内侧板 右外侧板 振动噪声 左内侧板 左外侧板 放油口 液压泵 右前板 左前板 后板 基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式低噪声液压油箱,其包括底座和底座上的呈U型的框架;在框架的外侧依次设有油箱后板、油箱左外侧板、油箱左前板、油箱左内侧板、油箱中面板、油箱右内侧板、油箱右前板、油箱右外侧板,形成U型的储油腔;U型的储油腔的底部设有油箱底板,在U型的储油腔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液压泵安装基座,U型的储油腔的顶部的其余位置设有油箱顶板,在油箱顶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空气过滤器安装基座;在U型的储油腔的中部设有U型的回油槽隔板,U型的回油槽隔板与油箱中面板相连,形成回油区,在回油区设有放油口;回油槽隔板下部开有缺口。本实用新型可大幅度降低泵组振动引起的油箱基脚的振动,从而降低液压油站振动噪声指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用液压设备结构设计与减振降噪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式低噪声液压油箱,适用于所有液压泵与油箱集成式安装的液压油站。
背景技术
液压油箱作为液压油的储存装置,是液压油站的核心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式液压系统中,低噪音液压油箱尤其适用于对噪声指标要求严苛的应用环境中。液压油箱作为液压油站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油箱箱体与安装在箱体上的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组成。一方面,起到储存工作介质、散发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分离油液中混入的空气、沉淀污染物及杂质等作用;另一方面,在油站小型化与集成化的设计过程中,油箱还作为泵组及阀组的安装基座。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具备功率密度大、成本低的显著优点,从而广泛应用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及注塑机械等行业。由于工作原理的限制,液压泵作为液压传动的动力来源,其提供的压力油存在明显的压力脉动现象,该脉动传递到管路与其他液压设备,引起管路与设备的振动,是液压系统主要的噪声源。由于长期的振动环境极易导致设备发生故障,同时噪声也会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因此液压系统的减振降噪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噪声产生机理、液压泵减振降噪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油箱作为液压系统的基础部件,由于其结构简单,且内部不存在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受到的关注非常少。然而,随着液压系统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油箱往往作为泵组的安装基座,是液压泵组振动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降低油站整体振动噪声的液压油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式低噪声液压油箱,该油箱可大幅度降低泵组振动引起的油箱基脚的振动,从而降低液压油站振动噪声指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框架式低噪声液压油箱,其包括底座和底座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呈U型;
在框架的外侧依次设有油箱后板、油箱左外侧板、油箱左前板、油箱左内侧板、油箱中面板、油箱右内侧板、油箱右前板、油箱右外侧板;油箱后板、油箱左外侧板、油箱左前板、油箱左内侧板、油箱中面板、油箱右内侧板、油箱右前板、油箱右外侧板形成横截面为U型的储油腔;U型的储油腔的底部设有油箱底板,在U型的储油腔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液压泵安装基座,U型的储油腔的顶部的其余位置设有油箱顶板,在油箱顶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空气过滤器安装基座;
在U型的储油腔的中部设有U型的回油槽隔板,U型的回油槽隔板与油箱中面板相连,形成回油区,在回油区设有放油口;U型的回油槽隔板将油箱分割成回油区和吸油区,回油槽隔板下部开有缺口,以使吸油区的沉淀物经此缺口至回油区,并经放油口排出。
液压泵组安装位置处(液压泵安装基座)结构刚度最弱、油箱基座处结构刚度最强,中间结构的刚度呈非线性分布,保证了从泵组安装处到机脚安装处的振动传递处于衰减状态。
按上述方案,回油区内设有永磁体,用于消泡以及吸附油液中的金属杂质。
按上述方案,在液压泵安装基座、油箱左外侧板、油箱右外侧板上设有清洗维修人孔,该清洗维修人孔的直径为450mm,为方便内部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2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