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2337.1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环保节能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53/1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缸 连接槽 锅炉给水泵 进水结构 缓冲槽 加固板 贯穿 给水泵 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 安全事故 缓冲作用 结构稳定 螺丝固定 上下两侧 装置使用 承压性 出水口 水产生 出水 螺丝 焊接 分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包括进水缸、加固板和连接槽,加固板均与进水缸焊接设置,且加固板分别位于进水缸上下两侧的中部,连接槽位于进水缸的一侧,且连接槽通过螺丝与进水缸贯穿设置,连接槽的一侧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与连接槽贯穿设置,进水缸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缓冲槽,且缓冲槽的一端与进水缸贯穿设置,缓冲槽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出水口。该种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结构稳定,且降低了对水的承压性,同时减少了水对给水泵内部的冲击,增强了本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并且可在给水泵出水时对水产生一个分流、缓冲作用,避免造成安全事故,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给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
背景技术
锅炉给水泵流量为25-150m3/h,扬程可达480-1100米。可输送280℃以下的高温清水,适合锅炉给水,工厂及城市给水之用。适于输送温度低于110°C的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无腐蚀性的其他液体,广泛用于工矿企事业单位的锅炉给水和城市生活供水。
然而现有的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的结构设计极为复杂,这使得给水泵在进水时由于内部各个结构的击打、循环运转加大了对水的承压性,在这种承压性增加的同时提高了水对给水泵内部的冲击,这会对给水泵造成一定的损坏,此外,现有的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通常在后续出水时由于缺少分流措施而导致水一涌而出,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不利于实际使用。因此需要在现有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锅炉给水泵进水时由于内部各个结构的击打、循环运转加大了对水的承压性的问题,提供一种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通过设置固定杆、隔离块和漏水开孔,使本装置降低了对水的承压性,同时减少了水对给水泵内部的冲击,增强了本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并且可在给水泵出水时对水产生一个分流、缓冲作用,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对锅炉给水泵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包括进水缸、加固板和连接槽,所述加固板均与进水缸焊接设置,且加固板分别位于进水缸上下两侧的中部,所述连接槽位于进水缸的一侧,且连接槽通过螺丝与进水缸贯穿设置,所述连接槽的一侧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与连接槽贯穿设置,所述进水缸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缓冲槽,且缓冲槽的一端与进水缸贯穿设置,所述缓冲槽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进水缸包括固定杆和隔离块,所述固定杆分别位于进水缸内部的上下两端,所述隔离块分别通过螺母与进水缸固定连接,且隔离块均贯穿在固定杆中;
所述缓冲槽包括漏水开孔和储水槽,所述漏水开孔均位于缓冲槽内部的一侧,所述漏水开孔的一侧均设有储水槽。
优选的,所述漏水开孔的一侧均与进水缸贯穿设置,且漏水开孔依次呈“纵向排列”在储水槽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漏水开孔的一端均与储水槽贯穿设置。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一侧与储水槽贯穿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均通过螺母与进水缸固定连接,且固定杆均呈“长方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当本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固定杆均通过螺母与进水缸固定连接,且由于隔离块均贯穿在固定杆中,使本装置通过隔离块和固定杆降低了对水的承压性,同时减少了水对给水泵内部的冲击,增强了本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2)、该种锅炉给水泵进水结构,当本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漏水开孔的一端均与储水槽贯穿设置,且由于漏水开孔的一侧均与进水缸贯穿设置,并且由于漏水开孔依次呈“纵向排列”在储水槽的左侧,使本装置通过漏水开孔和储水槽可在给水泵出水时对水产生一个分流、缓冲作用,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环保节能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环保节能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2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