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蓄电池注液用真空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1238.1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幸华;黎少伟;李政文;何可立;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液 气流孔 转轴 仓门 导向块 蓄电池 径向设置 驱动机构 真空容器 种碳纤维 气流腔 中间孔 内开 加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安全威胁 滑动连接 转动连接 左右滑动 敞口处 调节盘 进气孔 门外 连通 驱动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蓄电池注液用真空容器,包括注液仓和驱动机构,注液仓敞口处滑动连接有仓门,仓门一侧固定有导向块,驱动机构驱动导向块左右滑动,仓门内开设有气流孔,导向块内开设有气流腔,气流孔连通气流腔与注液仓,导向块靠近注液仓一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仓门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沿气流孔的径向设置且贯穿气流孔,所述转轴直径不小于气流孔的直径,所述转轴上设有位于气流孔内的中间孔,所述中间孔沿转轴的径向设置,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位于仓门外的调节盘。采用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注液仓的仓门开启较为简便,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威胁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蓄电池注液用真空容器。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内主要包括电极板,传统的电极板通常采用铅合金制成,由于铅具有极大的污染性,铅酸蓄电池中的电极板在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含铅的污染物,从而加重环境的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用铅制造的电极板逐渐被淘汰,碳纤维复合锌电极板逐渐取而代之。碳纤维复合锌电极板符合环保要求,逐渐兴盛起来,成为蓄电池中必不可少的部件。
生产制造碳纤维蓄电池的加工的工序很多,其中有一道工序是给碳纤维蓄电池加注电解液。由于目前的电解液成本高,也为了减少加注电解液的量,降低生产成本,通常碳纤维蓄电池内没有流动的电解液,而加注的电解液均是被吸收在碳纤维蓄电池内的AGM隔膜上,而加注过程通常是在一个具有箱门的真空箱内进行的,当完成加注后,需要开启箱门取出完成注液的蓄电池,由于真空箱在注液时一直处于真空状态,此时箱门不仅难以开启,且由于现有的工序中通常是通过人工打开,这样不仅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真空箱与外界较大的压力差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蓄电池注液用真空容器,以解决现有的真空箱的箱门难以打开,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碳纤维蓄电池注液用真空容器,包括注液仓和驱动机构,所述注液仓上设有用于连接抽真空设备的真空管,所述注液仓一侧为敞口结构,靠近注液仓敞口处滑动连接有仓门,所述仓门一侧固定有导向块,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导向块左右滑动,所述仓门内开设有气流孔,所述导向块内开设有气流腔,所述气流孔连通气流腔与注液仓,所述导向块后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仓门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沿气流孔的径向设置且贯穿气流孔,所述转轴直径不小于气流孔的直径,所述转轴上设有位于气流孔内的中间孔,所述中间孔沿转轴的径向设置,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位于仓门外的调节盘。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在于:
当需要开启仓门时,由于注液仓内部呈真空状态,转动调节盘使转轴转动,从而使得中间孔与气流孔连通,外界气体从进气孔经气流腔进入气流孔内,后从气流孔进入注液仓内,从而使得注液仓内的气压不断趋向于大气压,当注液仓内部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达到平衡后,驱动机构驱动定位块滑动,从而打开仓门。
由于仓门通常比较笨重,而本技术方案采用滑动仓门的方式打开仓门,减小人工开启仓门的强度。另外本方案在开启仓门前首先通过转动调节盘使得外界气体经气流孔进入注液仓内,使得注液仓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后,再开启仓门,这样设置使得仓门易于打开,且减小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的威胁。
进一步,所述注液仓内壁靠近敞口处设有橡胶垫。
有益效果:橡胶垫的设置提高了仓门与注液仓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所述导向块设有出气孔的外壁上粘接有滤布。
有益效果:滤布的设置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杂质进入注液仓内,从而避免杂质污染注液仓的内部环境,同时也避免杂质进入气流孔与中间孔,将这些孔堵塞住。
进一步,所述调节盘外周呈凸齿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1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碳纤维蓄电池注液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锂离子电芯注液孔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