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二次顶出机构的压缩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9880.6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5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庆;黄庆;张裕;金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富兰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51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柱 底针板 动模座板 二次顶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 压缩模具 第二面 面针板 注塑机 锁紧 针板 穿过 注塑 固定设置 推杆连接 左右设置 螺栓 螺栓锁 上端面 下端面 底面 脱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二次顶出机构的压缩模具,包括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上固定设置有动模座板,所述动模座板上方设置有第一底针板,所述第一底针板上方设置有第一面针板,且所述第一底针板与第二面针板用螺栓锁在一起,所述动模座板底面穿过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且所述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均依次穿过动模座板、第一底针板和第一面针板,用螺栓进行锁紧,所述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左右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的下端面均与注塑机的推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的上端面均与第二底针板进行锁紧,所述第二底针板上方设置有第二面针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将结构复杂的产品进行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二次顶出机构的压缩模具。
背景技术
压缩模具的压缩动力源通常都由注塑机顶杆提供,而模具注塑出来的产品顶出时也需要顶出动力,因此常规模具会把压缩动力源和顶针动力源设计为同一动力源,即模具在实现产品压缩,开模后,动力继续向前维持模具顶针的顶出动力,这样的机构使得压缩模芯和顶针同时受力前行,速度上保持相对静止,此时若发生压缩后的产品因结构复杂紧抱压缩模芯而无法脱落,则顶针就失去作用,无法将产品从压缩模芯上顶出,模具也无法实现生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二次顶出机构的压缩模具,能够针对结构复杂的产品进行脱模,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具有二次顶出机构的压缩模具,包括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上固定设置有动模座板,所述动模座板上方设置有第一底针板,所述第一底针板上方设置有第一面针板,且所述第一底针板与第二面针板用螺栓锁在一起,所述动模座板底面穿过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且所述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均依次穿过动模座板、第一底针板和第一面针板,用螺栓进行锁紧,所述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左右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的下端面均与注塑机的推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柱和第二传动柱的上端面均与第二底针板进行锁紧,所述第二底针板上方设置有第二面针板,所述第二面针板上方设置有限位柱,且所述限位柱设置于第一传动柱的上方,所述限位柱上方设置有动模板,所述限位柱是紧锁在动模板下端面,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一动模镶块,所述动模镶块与动模板相契合,所述动模板中部有压缩模芯,所述压缩模芯设置于动模镶块的左侧,所述压缩模芯底部有T型槽;所述第二底针板上侧面设置有一压缩推杆,所述压缩推杆依次穿过第二面针板和动模板,固定在压缩模芯内,所述压缩推杆顶部为T型结构,与压缩模芯T型槽相配合,使得压缩推杆能够推动压缩模芯进行压缩;所述第一底针板上侧面设置有一顶针,所述顶针依次穿过第一面针板、第二底针板、第二面针板和动模板,且所述顶针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柱的左侧;所述第一面针板上方设置有两个液压油缸,所述两个液压油缸设置于所述第一面针板的左右两侧,且用螺栓进行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座板上开设有两个U形凹槽,所述液压油缸的推杆的顶端卡在所述U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缸锁附在第一面针板上方,油缸推动时,第一面针板收到反作用力反向推出。
进一步的,第一面针板与第一底针板锁附在一起,顶针端面靠在第一底针板上端面,顶针依次穿过第一面针板、第二底针板、第二面针板和动模板。顶针受到第一底针板推力推出,将产品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压缩模具的压缩动力源和顶针动力源分开,压缩动力源由注塑机顶杆提供。新增液压油缸,为顶针提供动力源。和压缩动力源分开,使产品能达到更好的脱模效果。特别是当产品结构复杂,紧抱压缩模芯而无法脱模时,此方式能很好的将产品推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模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缩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富兰光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富兰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98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的防粘模斜顶机构
- 下一篇:推管组件及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