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径管焊缝探伤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8682.8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5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王中;王晋东;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小径管 导源管 伸缩杆 固定部件 焊缝探伤 本实用新型 竖直固定 支撑装置 上端 管托 下端 工件表面 工作效率 水平安装 水平固定 套管套装 稳定支撑 最小焦距 射线源 右段 左段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径管焊缝探伤的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水平安装的小径管、导源管头部和导源管;套装在小径管上的固定部件;竖直固定在固定部件左段外环面上第一套管,下端插入第一套管内的第一伸缩杆,水平固定在第一伸缩杆上端面的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套装在导源管头部;竖直固定在固定部件右段外环面上的第三套管;下端插入第三套管内的第二伸缩杆;固定在第二伸缩杆上端面的“U”型管托,所述“U”型管托内放置导源管;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上设有限位部件。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小径管焊缝探伤提供稳定支撑,合理调节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最小焦距,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线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γ射线对焊缝的探伤,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径管焊缝探伤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γ射线探伤机是一种常用的管道检测设备,是利用γ源产生的γ射线对管道内部质量进行检测的检测方法,具有设备体积小、检测速度快、尤其适合高空管道检测的特点,目前小径管(外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进行γ射线检测时,多采用双壁双影法和垂直透照法,由于双壁双影法和垂直透照法检测,按照《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NB/T47013.2-2015要求,检测时多采用垫块来控制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最小焦距,实施过程相当繁琐,检测效率极低,检测时常出现焦距偏差,从而导致工作无效,必须重新检测,增交了检测成本和工作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小径管焊缝探伤的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小径管焊缝探伤的支撑装置,该装置能够为小径管焊缝探伤提供稳定支撑,同时可稳定调节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最小焦距,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包括水平安装的小径管、导源管头部和导源管,所述导源管头部的左端连接在γ射线探伤机上,所述导源管头部的右端连接导源管左端,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部件、第一套管、第一伸缩杆、第二套管、第三套管、第二伸缩杆、“U”型管托和限位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套装在小径管上;所述固定部件左段外环面上竖直固定第一套管,所述第一伸缩杆下端插入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管水平固定在第一伸缩杆上端面,所述第二套管套装在导源管头部上;所述第三套管竖直固定在固定部件右段外环面上;所述第二伸缩杆下端插入第三套管内;所述“U”型管托固定在第二伸缩杆上端面,所述“U”型管托内放置导源管,所述“U”型管托的上端开口通过胶带封闭;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上设有限位部件。使用时,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伸出长度来调节焦距,并通过限位部件来保持焦距不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呈管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上半管、下半管、连接耳和若干螺栓连接副,所述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三套管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上半管的左右两端的外壁上,所述上半管卡在小径管上方,所述下半管卡在小径管下方,所述上半管和下半管的直线边缘上设有对应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开有通孔,所述上半管和下半管通过连接耳内的螺栓连接副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部件通过螺栓连接副固定,为支撑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基础。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半管和下半管的内壁上设有一层橡胶,所述橡胶可保证上半管和下半管与小径管紧密贴近,避免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支撑装置更加稳定。
又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螺杆、第四套管旋拧杆以及限位块,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在第四套管的外壁上,所述第四套管套装在旋拧杆上,所述旋拧杆的两端分别固定限位块;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的管壁分别开有螺纹孔,所述螺杆旋入螺纹孔内;使用时,人工可对旋拧杆进行旋拧,螺栓旋入螺纹孔,用以抵紧套管内部结构;所述限位块可避免旋拧杆掉落。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小径管焊缝探伤的支撑装置,能够为小径管焊缝探伤提供稳定支撑,同时可稳定调节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最小焦距,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8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