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8572.1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4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伟;陈鹏;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F01L1/348;F01L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器 壳体 复位弹性元件 行星架 本实用新型 初始相位 前置式 偏心旋转运动 弹性拉力 工作寿命 内部间隙 驱动力 发动机 噪音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包括壳体(5)、行星架(8)和复位弹性元件(10),所述的行星架(8)设置在壳体(5)内部、且行星架(8)绕壳体(5)轴线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10)设置在壳体(5)前端,且复位弹性元件(10)一端与壳体(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架(8)固定连接。当相位器的相位没有处于初始相位处、且相位器没有驱动力输入时,可以通过复位弹性元件自身产生的弹性拉力来将相位器的相位拉到初始相位处,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消除相位器内部间隙,有利于降低相位器噪音、并增加相位器工作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位器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
背景技术
VVT相位器通常是使用电机和行星减速器相配合,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经减速器减速后,驱动相位器作出相应动作,动态调节发动机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相位角,以调节发动机气门打开和关闭的时刻,实现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
但是,当电机因异常断电或者失效时,其不能对VVT相位器提供驱动力时,发动机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相位将不能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可能导致发动机不能启动或顶缸,由此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在VVT相位器没有驱动力输入的情况下,例如在电机因异常断电或者失效的情况下,如何保证VVT相位器还能回到初始相位位置,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使VVT相位器在没有驱动力输入的情况下仍能回到初始相位位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前置式VVT相位器,包括壳体、行星架和复位弹性元件,所述行星架设置在壳体内部、且行星架绕壳体轴线作偏心旋转运动,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前端,且复位弹性元件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架固定连接;当相位器的相位没有处于初始相位处、且相位器没有驱动力输入时,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通过自身产生的弹性拉力将相位器的相位拉到初始相位处。
优选地,还包括弹性元件座,在弹性元件座上分别形成安装内腔和挂接开口,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呈螺旋形结构,在复位弹性元件上分别形成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的弹性元件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安装在安装内腔中,所述的第一挂钩与挂接开口相互挂接,所述的第二挂钩与行星架相互挂接。
优选地,所述的行星架包括中心轴、轴承和偏心套,所述偏心套的内圆面与外圆面之间形成偏心结构、且偏心套相对于中心轴作偏心旋转运动,在偏心套上设置挂接口,所述的轴承设置在中心轴与偏心套之间;所述的复位弹性元件由偏心套径向支撑,所述的第二挂钩与行星架上的挂接口相互挂接。
优选地,还包括电机,所述的电机驱动偏心套相对于中心轴作偏心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包括链轮、驱动齿圈和前盖板,所述链轮、驱动齿圈和前盖板通过连接件锁紧组合在一起。
优选地,还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分别形成从动齿部和从动轴承,所述驱动齿圈内部形成驱动齿部;所述的从动齿轮设置于壳体内部、且所述从动齿部与驱动齿部相互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输出轮,所述壳体内部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部形成用于支撑输出轮的环形支撑面,所述环形支撑面与驱动齿部轴向相邻,且所述环形支撑面的中心线与壳体的中心线之间形成轴向重合,所述的输出轮绕壳体轴线作旋转运动。
优选地,还包括浮动盘,所述行星架在径向支撑从动齿轮,所述浮动盘设置在从动齿轮与输出轮之间、且浮动盘分别相对于从动齿轮和输出轮作径向滑动;所述从动齿轮围绕行星架作行星运动,且从动齿轮自转通过浮动盘传递给输出轮。
优选地,所述输出轮的输出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输出轮限位凸台,所述输出轮上的支撑面为环形结构、且支撑面位于输出轮限位凸台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8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轮轴前端头
- 下一篇:一种后置式VVT相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