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3580.7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4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王斌;姜雅文;梁科委;张传飞;李雨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3/103 | 分类号: | G06K13/103;G06K7/10;G06F2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模块 智能 非接触式IC卡 电源模块 读卡模块 显示模块 卡盘 本实用新型 检测设备 模块运行 软件系统 数据交互 运行状态 智能设备 服务器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该智能返还机包括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电源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配合软件系统,控制上述各模块运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主控模块同时具有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检测设备运行状态等功能。该智能返还机结构精简,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IC卡由于其固有优势,近年来在校园、公司、小区等场所应用广泛,但随之而来的卡片遗失问题也愈发显著。现今的发卡机构一般不提供卡片的失物招领服务,即便提供此服务的机构也因为网点距离远、操作流程繁琐、信息不及时等不便利因素不能为用户提供很好的卡片失物招领体验,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需人力,能够就近为用户提供失物招领服务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多数现有的具有卡片存储功能的卡盘其中心轴线与重力方向垂直,依靠输送机构的推力或拉力与卡槽产生的摩擦阻力来对卡片进行固定,以防止卡片在卡盘的旋转过程中脱落,这就导致对卡盘连续转动后的狭窄卡槽与输送机构的相对位置的过高要求,以及对卡槽耐磨损程度的过高要求,因此,在设计智能返还机的过程中,如何提供一种在保证卡槽数量可扩展、卡片不脱落的前提下,能够依靠重力将卡片稳定置于卡槽内并且结构精简的卡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又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
该智能返还机包括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电源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通过软件系统控制卡盘模块、显示模块、读卡模块和电源模块;卡盘模块包括卡盘、电机、电动推杆和光电传感器,电机安装在卡盘下方,电机通过齿轮同卡盘连接,电机带动卡盘沿中心轴线水平转动,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卡盘下方边缘;显示模块中的触摸显示屏将IC卡信息等显示出来;读卡模块采用非接触式RFID射频读卡模块,通过SPI接口与主控模块进行数据传输;电源模块为主控模块、卡盘模块、显示模块和读卡模块供电。
其中,卡盘中心轴线与重力方向平行或与重力方向呈0-45°角,卡盘上设置多个卡槽,卡槽宽度与卡片宽度匹配,卡槽宽度优选为1.5mm,卡槽上端开口长度与卡片宽度匹配,卡槽下端从圆形开孔向上延伸预留28-43mm高的圆柱体空间。
电动推杆通过卡槽下端预留的圆柱体空间伸出推杆,推杆将卡片向上推起,以便稳定和取走卡片。
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卡盘突出位置的遮挡来校准卡盘位置。
此外,电机还可以通过皮带同卡盘连接。卡盘位置还可以通过限位开关校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机器的装配与维护更加方便简洁;机器结构精简、体积小巧,能够灵活安装在各种场所,就近为用户提供服务;机器为用户提供即时服务时完全无需人力;卡片依靠重力进入并稳定固定于卡槽内,卡槽的宽度裕度较大,并且几乎不必考虑卡槽的磨损问题;单台机器卡槽数量和卡槽方向可定制;系统的数据库位于云端,可以多台机器协同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存储IC卡工作过程逻辑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返还IC卡工作过程逻辑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IC卡的智能返还机卡盘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3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送机构及发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卡机构及发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