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实心式编码器的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3084.1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5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汪尧玉;魏自成;王茂林;陈红胜;文明;欧阳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1 | 分类号: | H02K11/21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2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本体 编码器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 安装支架 安装止口 编码器 实心式 电机 安装固定孔 电机后端盖 几何特征 径向开口 前端端部 安装孔 后端面 联轴节 外圆周 原有的 中心处 节材 凸台 拆卸 装配 维修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实心式编码器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前端端部设有安装于电机后端盖的安装止口,所述安装止口外侧的凸台圆周面上分布有安装孔,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开设有相对应的径向开口,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面几何特征中心处设有编码器安装孔,所述编码器安装孔的外圆周分布有安装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原有的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重量,达到节材的目的,其安装、拆卸联轴节方便,便于生产、装配及维修,满足了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编码器的安装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电机实心式编码器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机变频技术的日益发展,变频电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变频电机为对于电机转速的控制要求比较高,需要对于电机的转速进行精确的测量及反馈,一般要在电机的主轴尾部上安装旋转编码器来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测量及控制。为满足精密测量的要求,编码器和电机转轴要具有好的同心度,通常使用一个安装支架来安装编码器。现有安装支架的结构只有安装功能,没有定位止口功能;另外维护中需要先把支架拆卸后再进行安装、拆卸联轴节,导致整个电机的维修周期较长,且二次装夹支架会导致编码器和电机转轴不同心,若编码器安装不到位,极有可能导致执行器不可靠,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实心式编码器的安装支架,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联轴节方便,便于生产、装配及维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机实心式编码器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前端端部设有安装于电机后端盖的安装止口,所述安装止口外侧的凸台圆周面上分布有安装孔,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开设有相对应的径向开口,所述支架本体的后端面几何特征中心处设有编码器安装孔,所述编码器安装孔的外圆周分布有安装固定孔。
所述的支架本体呈圆形筒体结构,所述的安装止口外侧的凸台为环形凸台。
所述的支架本体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编码器安装孔。
所述的编码器安装孔用于穿过实心编码器小轴,且实心编码器小轴与与电机主尾轴通过联轴节连接,且用收紧螺丝固定在支架本体后端面的安装固定孔上。
所述的支架本体的两侧壁上设有对称的径向开口,所述径向开口靠近凸台的一侧为弧形段。
所述的安装止口其作用是与电机后端盖安装;支架尾部与实心式编码器安装,两侧面的径向开孔处为方便手工安装电机主尾轴、联轴节、编码器实心小轴。实心编码器支架尾部几何特征中心处设有编码器安装孔。其整体结构简单、棱角清晰、外型新颖亮丽等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且在保证原有的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重量,达到节材的目的,其安装、拆卸联轴节方便,便于生产、装配及维修,满足了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原有的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减轻了重量,达到节材的目的,其安装、拆卸联轴节方便,便于生产、装配及维修,满足了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电机实心式编码器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的前端端部设有安装于电机后端盖的安装止口2,所述安装止口2外侧的凸台圆周面上分布有安装孔3,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侧开设有相对应的径向开口4,所述支架本体1的后端面几何特征中心处设有编码器安装孔5,所述编码器安装孔5的外圆周分布有安装固定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3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电机用编码器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微型多电机并列伺服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