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双枪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10190.4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6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信;田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栋智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模块 出风门 控制区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安装架 充电桩 进风门 电动车领域 新能源汽车 智能 流通空气 内部空气 散热性能 整流设备 水汽 设备仓 风机 隔开 可用 粉尘 充电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车领域内的一种智能双枪充电桩,包括箱体,箱体内经隔板分为控制区和整流模块区,整流模块区内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以放置整流设备的设备仓,整流模块区两侧的箱体上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进风门和出风门,出风门内侧安装有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整流模块区两侧对应设置进风门和出风门,增强内部空气流通,增强其散热性能,同时,通过隔板将隔开整流模块区和控制区,避免了流通空气中的粉尘、水汽对控制区产生影响,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桩,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箱体。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也与日俱增,充电桩由此开始广泛的开始安装在各个场所,由此对充电桩本身的体积与结构设计合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电桩安装场地面积有限,尽可能的缩小充电桩的投影面积,提高充电桩结构设计的空间利用率;同时,随着充电桩整流模块的功率提升,单位体积下整流模块散发出的热量急剧上升,合理高效的解决充电桩的散热问题也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充电桩的控制部分长期在室外环境中工作,易受水汽粉尘腐蚀,控制部分的隔热防尘也急需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双枪充电桩,增强箱体内整流模块的散热性能,并且提高箱体的防水防尘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双枪充电桩,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经隔板分为控制区和整流模块区,所述整流模块区内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以放置整流设备的设备仓,所述整流模块区两侧的箱体上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进风门和出风门,所述出风门内侧安装有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整流模块区两侧对应设置进风门和出风门,增强内部空气流通,增强其散热性能,同时,通过隔板将隔开整流模块区和控制区,避免了流通空气中的粉尘、水汽对控制区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
为了避免雨水在进风门内形成积水,所述进风门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为了增强整流模块区内的防尘能力和防水能力,所述进风门上开设有第一百叶窗,进风门的内侧位于第一百叶窗的外周设置有窗框,所述框体内设置有可抽出的第二百叶窗,所述第一百叶窗与第二百叶窗之间填充有防尘棉。设置在进风门上的第一百叶窗增强了进风门的防雨水性能,使得大量打在进风门上的雨水可顺着百叶窗流走;同时通过设置可抽插的第二百叶窗配合防尘棉,在保证进风门通风要求的同时,增强了进风门的风尘性能。
为了进一步增强进风门的防水性能,进风门上位于第一百叶窗下方开设有雨水口,所述窗框的底部加工成与雨水口配合的倾斜面。少量进入进风门的雨水会在重力作用下从雨水口排出。
为了使得风机安装更加方便,所述出风门内侧设置有用以固定风机的安装板,所述风机固定在安装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进风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进风门侧视图。
图6为沿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7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C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出风门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出风门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10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恒温加热的电池换电桩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