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鼓风炉炉渣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9059.6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余明发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2B7/04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 |
地址: | 3415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筒 水淬罐 气水分离器 连通 导管 炉渣 鼓风炉炉渣 回收处理箱 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炉渣罐 输出端 冷却回收 冷却气体 冷却效果 炉渣回收 冲击水 导管套 过滤网 内固定 输入端 双冷却 进水 热工 水淬 冷却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鼓风炉炉渣的处理装置,属于热工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鼓风炉炉渣的处理装置,包括炉渣罐、水淬罐、气水分离器以及回收处理箱;炉渣罐通过第一导管与水淬罐连通;第一导管套设有冷却筒;冷却筒贯穿水淬罐,且冷却筒与水淬罐连通;冷却筒通过第二导管与气水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连通;水淬罐通过第三导管与气水分离器的输入端连通;回收处理箱通过第六导管与气水分离器的第二输出端连通;回收处理箱上内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进行炉渣进行冷却回收,利用冷却筒输送冷却气体对输送进水淬罐中的炉渣进行冷却以及冲击水淬罐内的炉渣,实现双冷却方式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对水淬罐内的气体以及液体进行炉渣回收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鼓风炉炉渣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炉渣又称溶渣。火法冶金过程中生成的浮在金属等液态物质表面的熔体,其组成以氧化物为主,还常含有硫化物并夹带少量金属。
磷化工、冶金及节能环保等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均产生高温熔融炉渣这一副产品。在目前工业生产中,高温熔融炉渣的处理主要是采用水淬法。而目前大部分处理这些炉渣采用水淬法需要浪费大量水资源,效率不够高且没有对气体混合的尘粒资源回收,造成浪费资源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鼓风炉炉渣的处理装置;该循用于鼓风炉炉渣的处理装置对炉渣冷却效果好,具有效率高以及有效回收资源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鼓风炉炉渣的处理装置,包括炉渣罐、水淬罐、气水分离器、回收处理箱以及净化吸收塔;
所述炉渣罐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水淬罐连通;
所述第一导管套设有冷却筒;
所述冷却筒的底部贯穿所述水淬罐的顶部,且所述冷却筒的底部与所述水淬罐连通;
所述气水分离器位于所述冷却筒的右侧;
所述冷却筒的顶部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连通;
所述水淬罐的右侧壁通过第三导管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三导管上固定有冷凝器、气泵以及第一控制阀;
所述回收处理箱位于所述水淬罐的右侧;
所述回收处理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端口;
所述回收处理箱内固定有第一过滤网;
所述水淬罐的右侧壁通过第四导管与所述回收处理箱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四导管上固定有第一水泵以及第二控制阀;
所述回收处理箱的右侧壁通过第五导管与所述水淬罐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五导管上固定有第二水泵以及第三控制阀;
所述回收处理箱的顶壁通过第六导管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的第二输出端连通;
所述净化吸收塔位于所述冷却筒的左侧,且所述净化吸收塔通过第七导管与所述冷却筒的左侧壁连通;
所述净化吸收塔内分别固定有酸性填料层、碱性填料层;
所述第七导管靠近所述冷却筒的一端内固定有第二过滤网,且所述第七导管上固定有第四控制阀;
所述净化吸收塔的顶壁开设有排气口;
所述水淬罐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
还包括搅拌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余明发矿业有限公司,未经大余明发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9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