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发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8966.9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峰;金良波;胡艳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00 | 分类号: | F21S41/00;F21V23/00;F21S41/20;F21S41/24;F21S41/40;F21W107/10;F21W10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璐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园***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电通信信号 发光器 驱动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 发光元件组 光源驱动器 微处理器 接收器 驱动信号 输入元件 电通信 智能 发光 依次串联 用户体验 阵列结构 信设备 独立性 接通 通信 | ||
1.一种智能发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通信器(100)和第一光源驱动器(200);
电通信器(100)包括:第一电路板(110),以及分别集成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10)上的电通信信号接收器(120)、微处理器(130)和第一驱动信号输出元件(140);
所述第一光源驱动器(200)包括:第二电路板(210),以及分别集成在第二电路板(210)上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入元件(220)和呈阵列结构的第一发光元件组(230);
所述电通信信号接收器(120)、微处理器(130)、第一驱动信号输出元件(140)、第一驱动信号输入元件(220)和第一发光元件组(230)依次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发光器还包括:分别呈中空结构的托架(300)和透光固件(400);
所述托架(300)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端(310),所述托架的底部设有第三开口端(320),所述第一开口端(310)与第三开口端(320)连通;
所述透光固件(400)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端(410),所述透光固件(400)的顶部设有第四开口端(420),所述第二开口端(410)和第四开口端(420)连通;
所述第一开口端(310)对接所述第二开口端(410);
所述电通信器(100)设置在所述托架(300)内,且所述电通信信号接收器(120)镶嵌在所述第三开口端(320)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输出元件(140)镶嵌在所述第一开口端(310)中;
所述第一光源驱动器(200)设置在所述透光固件(400)内,且所述第二电路板(210)镶嵌在所述第二开口端(410)中;
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输入元件(220)和第一发光元件组(230)分别集成在所述第二电路板(210)的两个表面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输入元件(220)靠近所述透光固件(400)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端(410)中设置有呈环形的导光槽(411),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组(230)设置在所述导光槽(4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发光器还包括:镶嵌在所述第一开口端(310)和所述第二开口端(410)之间且呈中空的固定座(500);
所述固定座(500)上设置有螺纹柱(510),且在所述第二电路板(210)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柱(510)对应的通孔,以及所述螺纹柱(510)穿插在所述通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00)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第一开口端(310)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发光器还包括:第二驱动信号输出元件(240)和第二光源驱动器(201),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输出元件(240)与第一驱动信号输入元件(220)集成在所述第二电路板(210)的两个表面上,所述第二光源驱动器(201)设置在所述透光固件(100)内且与所述第一光源驱动器(200)分层相对;
所述第二光源驱动器(201)包括:第三电路板(211),以及分别集成在所述第三电路板(211)的两个表面上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入元件(221)和呈阵列结构的第二发光元件组(231);
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输入元件(221)面对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组(220),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组(231)背对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组(220);
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输出元件(240)、第二驱动信号输入元件(221)和第二发光元件组(231)依次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组(230)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组(231)均为由多个发光元件均匀分布构成的单环阵列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89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车灯
- 下一篇:光催化自清洁车灯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