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垫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408729.2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4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心远;应婷婷;浦奔放;华春晖;李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31211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权 |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垫片 本实用新型 聚四氟乙烯纤维 微血管减压术 棉絮状纤维 不确定性 人工撕扯 规范化 复发 血管 概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垫片,它具有由聚四氟乙烯纤维构成的棉絮状纤维结构,密度为0.001‑0.002g/cm3,聚四氟乙烯纤维的直径为0.1~0.2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垫片能降低手术无效及复发的概率,提高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垫片可设计成多种规格的规范化的外形和尺寸,满足微血管减压术中不同粗细血管的各种情况,手术时可以直接使用上述尺寸规范化的垫片,无需人工撕扯调整外形尺寸,降低手术的不确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垫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垫片,可减少防止脱落、移位,从而提高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
背景技术
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颅神经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最为有效的方法,全世界每年有数万名患者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上述疾病的患者超过1000余例。该手术原理是在颅神经出/入脑干端采用特氟龙(Teflon)垫片(Teflon减压材料)将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与颅神经隔开,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现有的Teflon垫片的规格、大小不一,经随机检测密度为0.0007-0.008g/cm3不等。虽然微血管减压术已得到广大国内外医生及患者的认可,但是该手术仍有不同程度无效及复发的概率,国内外报道在3%-15%不等(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9):538-540.)。其无效及复发的主要原因包括:(1)术后蛛网膜粘连;(2)Teflon垫片脱落或者移位,导致责任血管复位,重新对三叉神经出入脑干段压迫;(3)Teflon垫片大小不合适,过大致三叉神经受压弯曲,过小导致责任血管的搏动传导至神经根;(4)减压材料选择不当(如明胶海绵),长时间后被机体所吸收。其中局部粘连、垫片脱落/移位等原因导致的责任血管重新压迫是导致复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术后复发的病例经再手术探查发现,22%存在Teflon垫片粘连、脱落或移位。也有部分病例是由于使用了厚度过厚的Teflon垫片,或者Teflon垫片硬化后压迫三叉神经根形成明显的压迹,扭曲刺激三叉神经从而引起复发。
目前,国内外微血管减压术中所使用的Teflon减压材料基本都是呈致密且薄的垫片样产品,但大小、形状、尺寸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多种不同规格的成熟产品供医生选择。该致密且薄的Teflon垫片直接用于隔离责任血管和神经的手术效果不好。根据发明人的多年经验,术中使用时,需要临时将Teflon垫片用止血钳撕扯成大小不一的蓬松球状,再植入该球状Teflon减压材料,如此手术效果会好一些。然而,这些临时做成的球状Teflon减压材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难以完全符合手术所需要的规格,术中常常出现因临时做成的Teflon减压材料大小、形状、蓬松度、均匀度不适合而不得不重新制作、重新植入棉片,这种反复的操作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也无形之中增加了血管及神经损伤的风险,增添了手术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手术无效及复发的概率。也有术者选择明胶海绵作为术中减压材料,但往往会出现脱落以及被吸收的情况。
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新型的特氟龙(Teflon)减压材料,能够有效防止植入后的脱落及移位,降低手术无效及复发的概率,提高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垫片,能够降低手术无效及复发的概率,提高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垫片,具有由聚四氟乙烯纤维构成的棉絮状纤维结构,密度为0.001-0.002g/cm3,聚四氟乙烯纤维的直径为0.1~0.2mm。进一步的,该手术垫片的蓬松度为915-1830。
该手术垫片的一种具体的规格为:该手术垫片的整体形状为梭型,垫片的整体长度(L)为4mm,最大宽度(W)为1.2mm,最大高度(H)为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未经上海市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8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织环切刀
- 下一篇: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