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建筑防水外墙水平施工缝的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6093.8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1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耀;庄以强;林炜鑫;戴安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李戍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模板 混凝土墙体 固定杆 螺母 防水板 外墙水平施工缝 安装固定 地下建筑 固定机构 防水 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后浇混凝土 逆时针旋转 水平施工缝 表面设置 防水功能 紧固垫圈 两侧设置 内部设置 旋合固定 止水机构 定位孔 密封性 螺纹 进水 墙体 取下 通孔 振捣 拆卸 溢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建筑防水外墙水平施工缝的构造,包括水平施工缝、先浇混凝土墙体、后浇混凝土墙体以及先浇混凝土墙体内部设置的止水机构,所述先浇混凝土墙体两侧设置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防水板、固定模板、螺母、固定杆、紧固垫圈、定位孔和通孔;该实用新型的防水板的安装固定在固定模板的外侧,防止固定模板内部进水增加固定模板的防水功能,且防止固定模板内部的混凝土由于振捣导致混凝土从连接处溢出,增加固定模板连接处的密封性,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方便固定杆与螺母旋合固定,且方便防水板和固定模板安装固定在先浇混凝土墙体的两侧,通过逆时针旋转螺母方便固定模板从固定杆的表面拆卸取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缝的构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建筑防水外墙水平施工缝的构造。
背景技术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先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现有的地下建筑防水外墙在浇注过程中,墙体混凝土进行规范振捣,混凝土会在墙体固定模中下沉,从底板处反溢流出浪费原料,固定杆在施工缝内部没有进行保护导致固定杆拆卸取出困难,且固定杆截断在墙里长时间使用后,铁质固定杆两端会生锈导致墙面出现锈痕,影响美观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建筑防水外墙水平施工缝的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建筑防水外墙水平施工缝的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地下建筑防水外墙在浇注过程中,墙体混凝土进行规范振捣,混凝土会在墙体固定模中下沉,从底板处反溢流出浪费原料,固定杆在施工缝内部没有进行保护导致固定杆拆卸取出困难,且固定杆截断在墙里长时间使用后,铁质固定杆两端会生锈导致墙面出现锈痕,影响美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建筑防水外墙水平施工缝的构造,包括水平施工缝、先浇混凝土墙体、后浇混凝土墙体以及先浇混凝土墙体内部设置的止水机构,所述先浇混凝土墙体两侧设置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防水板、固定模板、螺母、固定杆、紧固垫圈、定位孔和通孔,所述水平施工缝开设在先浇混凝土墙体和后浇混凝土墙体之间,所述先浇混凝土墙体固定在水平施工缝的下侧,所述后浇混凝土墙体固定在水平施工缝的上侧,所述固定模板对称安装固定在先浇混凝土墙体的两侧,所述防水板的安装固定在固定模板的外侧,所述定位孔开设在固定模板的表面,所述通孔开设在防水板的表面并与定位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杆安装放置在水平施工缝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水平施工缝、定位孔和通孔的内部,所述紧固垫圈对称套设在固定杆的两端并位于先浇混凝土墙体的两侧,所述螺母对称套设在固定杆的表面并位于紧固垫圈的一侧,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水平施工缝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预埋套管、固定孔、环形限位块和环形卡槽,所述预埋套管安装放置在水平施工缝的内部,所述固定孔开设在预埋套管的内部并贯穿预埋套管的两侧,所述环形限位块对称固定在预埋套管的两侧并放置在环形卡槽的内部,所述环形卡槽对称开设在水平施工缝内表面边缘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止水机构包括止水带,所述止水带安装固定在先浇混凝土墙体的内部并与水平施工缝的中间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先浇混凝土墙体和后浇混凝土墙体的内部均对称固定有钢筋,所述钢筋的端贯穿后浇混凝土墙体的上表面,所述钢筋的表面涂覆有防水材料。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一端贯穿放置在水平施工缝内部的预埋套管两侧,所述固定杆的局部放置在固定孔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未经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60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