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3251.4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6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赖莹;陈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燕;赖莹;陈丽萍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3537 贵州省六盘水***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圆管 滑动 圆管 外部 吸盘 本实用新型 弧形支撑杆 矩形导槽 破膜装置 产科 胎膜 内壁滑动配合 操纵杆 不良后果 产科器械 医用刀片 圆周排列 组件配合 穿刺 周侧面 摆动 环周 内壁 破开 破膜 圆环 胎儿 驱动 侧面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涉及产科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部固定圆管,外部固定圆管内壁滑动配合有内部滑动圆管;外部固定圆管一端面圆周排列固定有若干弧形支撑杆;若干弧形支撑杆一端面固定有一圆环;外部固定圆管周侧面开有两矩形导槽;矩形导槽一内壁开有L形限位槽;内部滑动圆管一端固定有吸盘;吸盘另一端固定在圆环周侧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外部固定圆管、内部滑动圆管和破膜组件配合使用,通过内部滑动圆管驱动吸盘吸引胎膜,到位后通过外部的操纵杆操纵医用刀片向前和摆动,快速的破开胎膜,且不会触及胎儿,解决了现有采用穿刺真不变调节效果差,易产生不良后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科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破膜是用人工的方法使胎膜破裂,以诱发或促进宫缩、加速分娩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人工破膜工具是注射针或钳夹。
虽然近年来开始出现采用摄像头来观测内部情况的器械,但是,目前的摄像头拍摄范围有限,在破膜时,穿刺针的长度调节不稳定,调节有限,容易给孕妇或者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穿刺针穿刺时孔小破膜效果差,器具不易拆解清洗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通过设计的外部固定圆管、内部滑动圆管和破膜组件配合使用,通过内部滑动圆管驱动吸盘吸引胎膜,到位后通过外部的操纵杆操纵医用刀片向前和摆动,快速的破开胎膜,且不会触及胎儿,解决了现有采用穿刺真不变调节效果差,易产生不良后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产科用破膜装置,包括外部固定圆管,所述外部固定圆管内壁滑动配合有内部滑动圆管;所述外部固定圆管一端面圆周排列固定有若干弧形支撑杆;若干所述弧形支撑杆一端面固定有一圆环;所述外部固定圆管周侧面开有两矩形导槽;所述矩形导槽一内壁开有L形限位槽;所述内部滑动圆管一端固定有吸盘;所述吸盘另一端固定在圆环周侧面,通过控制内部滑动圆管相对外部固定圆管的位置控制吸盘凹槽的深度;所述内部滑动圆管周侧面固定有两滑块;所述滑块与矩形导槽滑动配合,滑到L形限位槽时,将控制内部滑动圆管旋转一个小角度后滑块卡入L形限位槽;所述内部滑动圆管内壁螺纹连接有破膜组件;
所述破膜组件包括连接外螺纹圆套、执行杆和操纵杆;所述连接外螺纹圆套内壁开有第一内螺纹,开出第一内螺纹后连接外螺纹圆套内壁形成一个承接圆台;所述连接外螺纹圆套通过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有压紧圆套;所述执行杆周侧面固定有柔性橡胶片;所述执行杆一端固定有医用刀片;所述执行杆前伸展的最大有效距离不超过吸盘凹槽深度的一半;所述执行杆另一端与操纵杆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所述万向联轴器两个端部均设有内螺纹孔,执行杆与操纵杆分别与万向联轴器两个端部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滑动圆管一端固定有两固定按手;所述内部滑动圆管内壁设有限位圈。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橡胶片一表面被压紧圆套压紧;所述柔性橡胶片另一表面贴在连接外螺纹圆套承接圆台表面;所述柔性橡胶片横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柔性橡胶片能够在内部滑动圆管轴向延伸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操纵杆一端固定有操纵圆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外螺纹圆套一表面开有第一内六角槽。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圆套一表面开有内六角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外部固定圆管和内部滑动圆管配合使用,内部滑动圆管驱动吸盘吸引胎膜,通过滑块滑到L形限位槽内进行固定,操作快速稳定,内部滑动圆管内螺纹连接固定的破膜组件,通过操纵杆操纵向前运动带动执行杆端部的医用刀片向前运动和摆动,快速的割开胎膜,在吸盘凹槽范围内运动不会触及胎儿,防止误伤,整个操作过程迅速降低孕妇的不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燕;赖莹;陈丽萍,未经刘燕;赖莹;陈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3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感染的新型助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控式举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