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寻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2590.0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2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王虎;孙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智光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2 | 分类号: | B23Q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孟睿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寻边 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控制系统 电性 外部机械设备 产品生产 方法控制 机械连接 机械设备 曲面工件 信号传递 信号通过 检测 减小 小孔 盲区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寻边系统,包括寻边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寻边装置用于采集寻边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外部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电性或/和机械连接,用于根据寻边装置发出的无线寻边信号通过电性或/和机械方法控制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寻边。本实用新型的可自动寻边系统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降低产品生产难度,减小盲区范围,而且能检测小孔的边缘和深度,以及曲面工件的边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特别是一种可自动寻边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钻床、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机械经常需要利用寻边器寻找工件的边缘,结合光栅尺建立坐标,从而给刀具与工件进行精确定位。目前寻边器大概分机械式与光电式两类。
机械式寻边器利用机械的高速转动带动寻边器转动,根据寻边器上下两段的重合状况判定对边情况,使用中对于操作工人的技术与视力都要求较高,使用较繁琐,已成淘汰趋势。
目前的光电式寻边器使用简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体积较大,夹持不便,且1OMM以下为盲区;
2.寻边器的检测头尺寸大,不能检测小孔边缘;
3.寻边器的检测头不能竖向伸缩,不能进行竖向寻边;
4.寻边器的检测头为球形,难以准确触碰曲面工件边缘;
5.寻边器的检测头为非标准件,精度差;
6.寻边器检测头的回位性能差,导致重复精度较差;
7.目前的光电寻边器不能实现自动寻边、定位;
8.目前的光电寻边器不能用于非导体工件的寻边。
此外,工件翻面装夹对刀时,毛坯顶部边缘留有的加工余量会遮挡已加工表面,一般寻边器无法接触已加工表面,无法利用已加工表面作为对刀精基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寻边系统,解决现有技术难以自动或手动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自动寻边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寻边信号的寻边装置,所述寻边装置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前端的精度为0.1-1微米的针规以及自动回位装置、置于壳体内的第一控制主板以及与第一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针规的一端与自动回位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自动回位装置的另一端与外壳固定,并与第一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主板用于响应于针规采集到的寻边信号发出声音和光信号。
优选地,可自动寻边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外部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电性或/和机械连接,用于根据寻边装置发出的无线寻边信号通过电性或/和机械方法控制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寻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采用标准化的高精度、小直径针规为检测头,不仅提高检测精度,降低产品生产难度,减小盲区范围,而且能检测小孔的边缘和深度,以及曲面工件的边缘;(2)本发明采用高强度的回位弹簧支撑检测头,既能保障检测头能竖向、横向偏移,又保证检测头能精准回位,从而提高了寻边装置的重复精度,并能进行竖向寻边;(3)本发明在针规上套装一个高精度圆盘,能够用于工件翻面装夹对刀时,对已加工表面的寻边。当加工余量大时,还可通过套杆夹持寻边装置,利用针规端面对已加工表面进行寻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寻边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寻边装置的外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带圆盘和夹持杆的寻边装置外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智光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智光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2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