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重阻尼器放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2221.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曲世娇;夏明钊;沈锋;刘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铭嘉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063016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器 支撑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 放大装置 双重阻尼 下支撑 引板 安装难度 地震作用 固定设置 双重放大 支撑板 减小 优化 | ||
1.一种双重阻尼器放大装置,包括第一阻尼器(2)、第二阻尼器(3)和框架(1),所述第一阻尼器(2)和第二阻尼器(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组件(4)和第二支撑板组件(5),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4)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5)均设置在所述框架(1)内,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4)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5)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阻尼器(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第二阻尼器(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阻尼器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组件(4)包括第一上支撑板(401)和第一下支撑板(402),所述第一上支撑板(401)一端固定设有第一上支撑引板(403),所述第一下支撑板(402)一端固定设有第一下支撑引板(404),所述第一上支撑引板(403)和所述第一下支撑引板(4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撑板(401)远离所述第一上支撑引板(403)一端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撑板(402)远离所述第一下支撑引板(404)一端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组件(5)包括第二上支撑板(501)和第二下支撑板(502),所述第二上支撑板(501)一端固定设有第二上支撑引板(503),所述第二下支撑板(502)一端固定设有第二下支撑引板(504),所述第二上支撑引板(503)和所述第二下支撑引板(5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支撑板(501)远离所述第二上支撑引板(503)一端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支撑板(502)远离所述第二下支撑引板(504)一端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阻尼器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撑引板(403)和第一下支撑引板(404)通过轴销铰接连接,所述第二上支撑引板(503)和所述第二下支撑引板(504)通过轴销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重阻尼器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器(2)与所述第一下支撑引板(4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尼器(3)与所述第二下支撑引板(50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重阻尼器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横梁(101)、第一立柱(102)、下横梁(103)和第二立柱(104);
所述上横梁(101)与所述第一立柱(102)之间的夹角处固定设有第一顶角节点板(7),所述上横梁(101)与所述第二立柱(104)之间的夹角处设有第二顶角节点板(8);
所述上横梁(101)靠近所述下横梁(103)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节点板(9)和第二节点板(10),所述第一节点板(9)和所述第二节点板(10)沿所述上横梁(10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所述下横梁(103)与所述第一立柱(102)之间的夹角处固定设有第一底角节点板(11),所述下横梁(103)与所述第二立柱(104)之间的夹角处固定设有第二底角节点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重阻尼器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撑板(401)远离所述第一下支撑板(4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板(9)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撑板(402)远离所述第一上支撑板(4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角节点板(11)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阻尼器(2)一端与所述第一顶角节点板(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支撑引板(404)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重阻尼器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支撑板(501)远离所述第二下支撑板(5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点板(10)铰接连接,所述第二下支撑板(502)远离所述第二上支撑板(5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角节点板(12)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阻尼器(3)一端与所述第二顶角节点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支撑引板(504)铰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铭嘉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铭嘉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22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震的房屋轻型钢结构
- 下一篇:双回路特高压输电线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