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侧墙渗漏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01808.0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碧通防水补强技术应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李唐明;顿海舟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层 注浆 防水保护层 侧墙基层 地下室 侧墙 本实用新型 丙烯酸盐 防水涂料 修复结构 修复层 渗漏 防水效果好 回填土层 依次设置 伸入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侧墙渗漏修复结构,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回填土层、防水保护层、第一防水层和侧墙基层,所述侧墙基层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注浆钉,所述注浆钉伸入到所述第一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之间;每个注浆钉之间的间距相同,长度相同;所述第一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材质为丙烯酸盐防水涂料;所述丙烯酸盐防水涂料通过所述注浆钉注入到所述第一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之间形成第二防水层;所述侧墙基层表面还设置有修复层,所述修复层将所述注浆钉覆盖;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防水效果好,不需要将整个地下室侧墙破坏,重新再造防水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墙渗漏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工程中的建筑物虽然有着相应的防水层和防水措施,但是由于建筑物中的交叉施工,重复施工使地下工程中的建筑物的防水层受到破坏,使防水层失效;尤其是在地下室的侧墙,在侧墙外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外设置有防水保护层,而防水保护层外是地表下面的回填土,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对侧墙的交叉重复施工,再加上防水保护层老化出现裂缝,使地下室侧墙外的防水层遭到破坏,防水功能失效,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的现象;但是,如果重新更换防水层需要将地下室侧墙破坏,工期长,成本高;
现有的授权公告了一种地下室防水侧墙,公告号为CN205224089U,该结构包括:回填土层、第一防水层和侧墙基层以及其他防水层。该结构实现了“融合式”防水,使得第一防水层与侧墙基层紧密结合,从而降低了渗透率,可达传统“雨衣式”防水渗透率的千分之一。但是此种地下室防水侧墙在对侧墙的交叉重复施工过程中,由于第一防水层与侧墙基层紧密结合,很容易使防水层遭到破坏,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此种防水侧墙一旦遭到破坏,就需要将整个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由外至内的重新修复,修复成本高,工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若现有的防水侧墙遭到破坏,就需要将整个地下室防水侧墙的防水结构重新修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侧墙渗漏修复结构,所述地下室侧墙渗漏修复结构由墙外至室内方向依次设置有:回填土层、防水保护层、第一防水层和侧墙基层,在所述侧墙基层表面置入若干均匀设置的注浆钉,所述注浆钉的一端露在侧墙基层的外表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防水保护层和第一防水层之间;
所述注浆钉露在侧墙基层外表面的一端为注浆设备连接端,所述注浆钉设置在所述防水保护层和第一防水层之间的一端为注浆口端;所述注浆设备连接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注浆口端的直径;
每个注浆钉之间的间距相同,钉入深度相同;所述注浆设备连接端的直径为25-50mm,所述注浆口端的直径为15-25mm;
所述第一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材质为丙烯酸盐防水涂料;所述丙烯酸盐防水涂料通过所述注浆钉注入到所述第一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之间形成第二防水层;
所述侧墙基层表面还设置有修复层,所述修复层将所述注浆钉覆盖;
所述防水保护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厚度,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厚度,所述侧墙基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防水保护层的厚度,所述修复层的厚度小于所述侧墙基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碧通防水补强技术应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碧通防水补强技术应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01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梁开洞补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