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距离传感器采样的交通信号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7549.9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5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鹏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G08G1/095;G08G1/096;G08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10244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距传感器 信号灯 信号灯控制器 智能控制装置 距离传感器 交通信号 采样 本实用新型 数码显示器 车道 控制器 车流量 交通信号控制 信号灯控制箱 道路利用率 信号灯控制 车辆拥堵 停车线 路口 监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信号智能控制装置。一种使用距离传感器采样的交通信号智能控制装置,它包括:测距传感器、信号灯控制箱、信号灯以及数码显示器;测距传感器以固定高度设置在车道上方,距路口的车道停车线为设定距离;信号灯控制箱内包括:相互连接的测距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信号灯控制器;测距传感器控制器与测距传感器连接,信号灯控制器与信号灯连接;信号灯设置在车道的路口处;数码显示器与信号灯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距离传感器对车流量进行监视和采样,根据车流量的变化情况对信号灯进行控制,提高了道路利用率,解决了车辆拥堵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信号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道路平交道口大多使用固定周期信号灯控制方式,或者使用多时段周期控制方式。采用固定周期控制方式,在各种车流量变化时,存在着道路有效利用率低的弊端;采用多时段控制方式,虽对道路有效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仍然难以适应道路上车流量的变化,时常产生车辆拥堵现象。
为适应道路上车流量的各种变化,需要根据车流量的变化情况对信号灯进行控制,以提高道路利用率,减少或解决车辆拥堵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提高道路利用率,减少或解决车辆拥堵现象,提供一种使用距离传感器采样的交通信号智能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使用距离传感器采样的交通信号智能控制装置,它包括:测距传感器、信号灯控制箱以及信号灯;
测距传感器以固定高度设置在车道上方,距路口的车道停车线为设定距离;
信号灯控制箱内包括:相互连接的测距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信号灯控制器;测距传感器控制器与测距传感器连接,信号灯控制器与信号灯连接;
信号灯设置在车道的路口处;信号灯包括:车辆信号灯以及行人信号灯;车辆信号灯与行人信号灯均与信号灯控制器连接,执行相应同步的放行/过渡/禁行指令;
进一步的,智能控制装置还包括:数码显示器;数码显示器与信号灯控制器连接。数码显示器与信号灯同步变化,以倒计时计数形式显示信号灯的运行时间。
以上各组件的作用为:测距传感器用于对车道内的车流量进行监测;信号灯用于对道路内车辆/行人行进状态发出信号;测距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测距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并根据数据判断车道内车流量大小;信号灯控制器根据测距传感器控制器的判断,对信号灯的循环周期做出调整。
工作原理为:当测距传感器下方没有车辆经过时,测距传感器测量结果为其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固定高度;当测距传感器下方有车辆经过时,测距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小于测距传感器的固定高度与车辆估算高度的差,该差值为设定数值,即当测距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小于设定数值时,代表测距传感器下方有车辆经过。测距传感器将测量结果实时发送至测距传感器控制器内,在设定的间隔时间内,测距传感器控制器连续接收到测距传感器测量结果小于设定数值,则说明车道内有连续的车辆通过,此时则判断该车道内车流量较大;反之,若在设定的间隔时间内,测距传感器控制器没有连续接收到车辆通过信号,此时则判断该车道内车流量较小;信号灯控制器初始状态对信号灯按正常设定进行控制,当数码显示器倒计时减至个位数时,测距传感器控制器向信号灯控制器发送监测车流情况:当车道内车流量较大时,信号灯控制器控制信号灯延长该车道方向绿灯显示时间,以增大通过量,减少拥堵;当车道内车流量较小时,信号灯控制器控制信号灯恢复正常设定。
上述方案中具体的,测距传感器通过悬臂梁设置在车道上方。
上述方案中具体的,测距传感器为红外激光距离传感器。
上述方案中具体的,车辆信号灯为红黄绿三色,行人信号灯为红绿两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鹏,未经任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7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