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重车板簧吊耳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7334.7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安;曾昭胜;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4 | 分类号: | B60G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金属套管 外金属套管 固定轴 衬套 板簧吊耳 载重车 垫片 吊板 本实用新型 端面设置 更换频率 金属套管 零件损坏 使用寿命 同轴穿套 由内向外 主体橡胶 左右两侧 防摩擦 再利用 拆卸 省力 防腐 回收 节约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重车板簧吊耳衬套,包括外金属套管、内金属套管和固定轴,所述内金属套管和外金属套管由内向外同轴穿套在固定轴的外表面,内金属套管和外金属套管之间固定安装有主体橡胶,所述固定轴的左侧安装有左吊板,固定轴的右侧安装有右吊板,所述内金属套管的左右两侧端面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分别设置安装在内金属套管与外金属套管和内金属套管之间,该衬套可以拆卸,在部分零件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对其他的部件进行回收再利用,多个部位的防摩擦设计,可以增加该衬套的使用寿命,防腐的设计可以减少以后的更换频率,方便又省力,节约又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载重车板簧吊耳衬套。
背景技术
衬套是用于机械部件外,以达到密封、磨损保护等作用的配套件,是指起衬垫作用的环套。在阀门应用领域,衬套在阀盖之内,一般使用聚四氟乙烯或者石墨等耐腐材料,用于密封作用。衬套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和它的应用环境与目的有很大关系。在阀门应用领域,衬套被装置在阀盖内套住阀杆,以此来减少阀门的泄露,达到密封作用。在轴承应用领域,衬套的使用能减少轴承和轴座之间的磨损,避免轴和孔之间的间隙增大等作用。传统的衬套使用寿命有限,往往需要经常的更换,而且不能够对其他的没有损坏的部件进行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车板簧吊耳衬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重车板簧吊耳衬套,包括外金属套管、内金属套管和固定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套管和外金属套管由内向外同轴穿套在固定轴的外表面,内金属套管和外金属套管之间固定安装有主体橡胶,所述固定轴的左侧转动安装有左吊板,固定轴的右侧转动安装有右吊板,所述内金属套管的左右两侧端面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分别设置安装在内金属套管左右两端与左吊板和右吊板之间,所述左吊板的左端面上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轴的左端穿过左吊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轴的右端穿过右吊板右端面外转动连接有螺帽,螺帽与右吊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外金属套管下方左吊板与右吊板之间设置安装有板簧总成。
优选的,所述内金属套管、主体橡胶和外金属套管()同轴安装并硫化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外金属套管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边缘部分,边缘部分与第二垫片的外直径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主体橡胶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安装,所述主体橡胶的左右两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外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和限位槽内过盈配合安装有橡胶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所述内金属套管的内表面开设有环绕固定轴的油槽,外金属套管的外表面开设有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载重车板簧吊耳衬套中左吊板和右吊板固定连接固定轴和板簧总成,外金属套管、内金属套管和主体橡胶三者的一体化连接保证了它们之间不会相对滑动,限位环的通过限位槽固定安装在环形凹槽内,这样零件在工作时可以减少第二垫片对主体橡胶的摩擦,向油槽内通入润滑油,减少内金属套管和固定轴之间的摩擦,固定块和螺帽将固定轴固定在左吊板和右吊板之间,第一垫片安装在螺帽和右吊板之间,既减少了两者之间的相互摩擦,又使得固定轴固定的更稳固,镁槽内装入镁块,使镁块与外金属套管形成化学原电池,外金属套管为钢构,利用金属活泼性,镁大于铁,外界腐蚀先腐蚀镁块,及时更换镁块能保护外金属套管。该衬套可以拆卸,在部分零件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对其他的部件进行回收再利用,多个部位的防摩擦设计,可以增加该衬套的使用寿命,防腐的设计可以减少以后的更换频率,方便又省力,节约又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载重车板簧吊耳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7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