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散热套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7124.8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3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志;徐莲环;孙优良;焉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27/29;H01F27/10;H01F2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张平平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垫 外层铝管 氟利昂 冷却介质 气体泄漏 双层散热 套管结构 导电杆 铝管 底座 老化 填充冷却介质 本实用新型 绝缘伞群 散热结构 散热能力 有效散热 玻璃钢 双层管 载流杆 散热 导杆 绝缘 内层 载流 填充 支撑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散热套管结构,包括用于填充冷却介质的内层铝管、外层铝管、底座、玻璃钢下绝缘;底座与外层铝管之间设有密封垫。本申请采用双层管散热结构,在内层铝管的内部可以填充氟利昂等有效散热的冷却介质,外层铝管则能起到支撑绝缘伞群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密封垫与载流杆分离,不会出现因为密封垫老化引起气体泄漏,从而解决了因为导电杆载流部分与密封垫直接接触引起的密封垫老化造成的气体泄漏。而且采用氟利昂等冷却介质以后,可以对导电杆进行更有效的散热,提高导杆部分的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套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散热套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变压器电压等级越来越高,作为连接电网与变压器连接媒介的套管,载流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目前使用的导电杆式套管,一般为单管结构,内部一般充有绝缘气体或液体,使套管内部的压力比较大,单管结构容易导致套管载流杆以及内部绝缘介质温度升高很快,从而加速密封材料快速老化,容易造成气体或液体的泄露,造成套管的绝缘强度下降,使套管损坏。所以,如何有效降低套管载流杆以及套管内绝缘介质的温度对于保证套管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层管散热的套管结构,从而有效降低载流杆以及绝缘介质的温度,有效消除了套管密封泄露的隐患,使套管可以更安全有效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对导电杆进行更有效的散热,消除了套管密封泄露的隐患的双层散热套管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散热套管结构,包括用于填充冷却介质的内层铝管、内层铝管外周的用于支撑伞裙的外层铝管、安装于外层铝管下端的底座以及末端置于底座内的玻璃钢下绝缘;底座与外层铝管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的外层铝管上端经法兰固定于内层铝管上端外周,所述的内层铝管末端经下端子密封。
在现有的单管结构的单管外部再加一层铝管,不起载流作用,用来支撑外部伞裙,并使载流杆与密封垫部分分离。
在本申请的双层管结构中,内层铝管末端密封,内层铝管内部充入氟利昂冷却介质,内层铝管载流产生热量时,氟利昂快速汽化,然后又快速冷却液化,降低载流杆的温度,从而提升载流杆的载流能力。
优选的,外层铝管上端经铝制法兰焊接于内层铝管上端外周且外层铝管顶端位于在内层铝管顶端下方200mm处。
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及其下方的第二底座,两底座经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一底座呈开口向上的槽型,外层铝管末端垂直于槽底穿出,玻璃钢下绝缘置于第一底座槽口内。
优选的,玻璃钢下绝缘与第一底座的连接经胶密封。
第一底座与外层铝管之间设有竖直密封垫便于进行轴向密封,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设有水平密封垫便于进行水平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内层铝管内填充氟利昂。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底座为一螺母。外层铝管末端垂直于螺母的螺孔穿出。
对于载流较大的套管,由于导电杆的作用是载流,当有大电流通过导电杆时,导电杆容易发热,如果与导电杆接触的是SF6,气体的散热能力有限,而且温度高了以后,当有大电流通过导电杆时,导电杆容易发热,由于单管结构密封垫是直接与导电杆接触的,这时大电流引起的热作用容易使密封垫融化、老化,使密封失去作用;SF6的绝缘性能也会降低,从而引起套管出现局部过热或者局部击穿。
本申请采用双层管散热结构,在内层铝管的内部可以填充氟利昂等有效散热的冷却介质,外层铝管则能起到支撑绝缘伞群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密封垫与载流杆分离,不会出现因为密封垫老化引起气体泄漏,从而解决了因为导电杆载流部分与密封垫直接接触引起的密封垫老化造成的气体泄漏。而且采用氟利昂等冷却介质以后,可以对导电杆进行更有效的散热,提高导杆部分的散热能力。而有的单管结构,为保持套管对外的正压力不能直接在单管内部填充氟利昂等有效散热的冷却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7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