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双母线出线的HGIS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5830.9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8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鲁晓莉;孔丹晖;王亮;王文静;陆东;李晗;黄青;王继伟;夏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2 | 分类号: | H02B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出线 母线套管 双母线 内置 出线套管 应用 本实用新型 安全距离 出线间隔 电网安全 工程投资 工程造价 管型母线 经济指标 可靠运行 断路器 主母线 套管 气管 双列 土地资源 检修 电网 优化 | ||
1.一种应用于双母线出线的HGIS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1出线套管(7)、1M母线套管(8)、#1出线内置HGIS设备(9)、#2出线套管(10)、2M母线套管(11)和#2出线内置HGIS设备(12),#1出线套管(7)、1M母线套管(8)、#2出线套管(10)和2M母线套管(11)均通过设备支架固定在场地上,#1出线套管(7)与1M母线套管(8)之间连接#1出线内置HGIS设备(9),#2出线套管(10)与2M母线套管(11)之间连接#2出线内置HGIS设备(12),1M母线套管(8)和2M母线套管(11)之间通过GIL气管引接;
#1出线套管(7)和#2出线套管(10)均由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构成,
1M母线套管(8)和2M母线套管(11)均由A相母线套管、B相母线套管和C相母线套管构成,
#1出线内置HGIS设备(9)和#2出线内置HGIS设备(12)均由A相出线内置HGIS设备、B出线内置HGIS设备和C出线内置HGIS设备构成,
1M母线套管(8)内的A相母线套管与2M母线套管(11)内的A相母线套管之间设置第一GIL分支气管(13)和第二GIL分支气管(14),第一GIL分支气管(13)的一端接2M母线套管内的A相母线套管,第一GIL分支气管(13)的另一端接入1M母线套管(8)内的A相母线套管与#1出线内置HGIS设备(9)内的A相出线内置HGIS设备之间;第二GIL分支气管(14)的一端接1M母线套管内的A相母线套管,第二GIL分支气管(14)的另一端接入2M母线套管(11)内的A相母线套管与#2出线内置HGIS设备(12)内的A相出线内置HGIS设备之间;
1M母线套管(8)内的B相母线套管与2M母线套管(11)内的B相母线套管之间设置第三GIL分支气管(15)和第四GIL分支气管(16),第三GIL分支气管(15)的一端接2M母线套管(11)内的B相母线套管,第三GIL分支气管(15)的另一端接入1M母线套管(8)内的B相母线套管与#1出线内置HGIS设备(9)内的B相出线内置HGIS设备之间;第四GIL分支气管(16)的一端接1M母线套管内的B相母线套管,第四GIL分支气管(16)的另一端接入2M母线套管(11)内的B相母线套管与#2出线内置HGIS设备(12)内的B相出线内置HGIS设备之间;
1M母线套管(8)内的C相母线套管与2M母线套管(11)内的C相母线套管之间设置第五GIL分支气管(17)和第六GIL分支气管(18),第五GIL分支气管(17)的一端接2M母线套管(11)内的C相母线套管,第五GIL分支气管(17)的另一端接入1M母线套管(8)内的C相母线套管与#1出线内置HGIS设备(9)内的C相出线内置HGIS设备之间;第六GIL分支气管(18)的一端接1M母线套管内的C相母线套管,第六GIL分支气管(18)的另一端接入2M母线套管(11)内的C相母线套管与#2出线内置HGIS设备(12)内的C相出线内置HGIS设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母线出线的HGIS设备,其特征在于,A相出线内置HGIS设备、B出线内置HGIS设备和C出线内置HGIS设备均包括1M母线侧隔离开关(1)、2M母线侧隔离开关(2)、断路器(3)、电流互感器(4)、出线侧隔离开关(5)和电压互感器(6),1M母线侧隔离开关(1)的输入端连接母线套管,1M母线侧隔离开关(1)的输出端连接2M母线侧隔离开关(2)的输出端和断路器(3),2M母线侧隔离开关(2)的输出端连接断路器(3),断路器(3)连接电流互感器(4),电流互感器(4)连接出线侧隔离开关(5),出线侧隔离开关(5)连接出线套管和电压互感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58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双母线出线的配电结构
- 下一篇:智能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