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3090.5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0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文;王春明;温润贤;王六玉;刘居辉;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优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闭合 继电器 继电器开关电路 达林顿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 光电耦合器 二极管 换相开关 脉冲控制 断开 继电器断开 继电器控制 频繁动作 发热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二极管D7、二极管D8、继电器G、端子P1,本实用新型将继电器控制电压提高到50V,采用脉冲控制闭合断开,使继电器断开闭合时间满足要求,由于采用脉冲控制,虽然提高电压,但是控制的时间极短,闭合为8ms,断开为5ms,所以继电器不发热,频繁动作也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三相不平衡0ms换相技术采用快速继电器及电力电子器件配合进行0ms换相,所以对继电器开关闭合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断开时间小于6ms,闭合时间小于10ms,市场上很少有能达到此要求的继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应用在换相开关上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二极管D7、二极管D8、继电器G、端子P1,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6的阳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阴极用于输入低脉冲,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8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GND,所述光电耦合器U16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7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连接继电器G,所述端子P1的1管脚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端子P1的2管脚连接50V电源,所述端子P1的3管脚连接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8连接50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9连接达林顿三极管Q7的基极,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地信号GND,所述达林顿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端子P1的3管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阳极通过电阻R17连接3.3V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U17的阴极用于输入低脉冲。
低脉冲为10ms低脉冲。
二极管D7、二极管D8的型号都为IN4007。
光电耦合器U16、光电耦合器U17的型号都为PC816。
达林顿三极管Q7、达林顿三极管Q8的型号都为TIP122。
电阻R16、电阻R17都为680欧姆,所述电阻R18、电阻R19都为10K欧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继电器控制电压提高到50V,采用脉冲控制闭合断开,使继电器断开闭合时间满足要求,由于采用脉冲控制,虽然提高电压,但是控制的时间极短,闭合为8ms,断开为5ms,所以继电器不发热,频繁动作也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优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优迪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3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