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凹版印刷机墨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2778.1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9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杜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睿龙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6 | 分类号: | B41F9/06;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1 | 代理人: | 谭启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液压缸 墨槽 储墨罐 底面 堵头 墨斗 通孔 凹版印刷机 圆柱形内腔 凹版辊 墨水 浸泡 本实用新型 倒圆台形 频繁拆装 生产效率 下端边缘 锈蚀 墨组件 输出轴 上端 侧壁 传动 阀门 开闭 嵌合 外置 下行 轴承 上行 开口 相通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斗,凹版辊通过轴承与墨槽连接;进墨组件包括设有圆柱形内腔的储墨罐、设置于储墨罐顶部的第一微型液压缸和连接于第一微型液压缸输出轴的堵头;储墨罐底面设有倒圆台形的凹槽,凹槽上端的开口半径小于圆柱形内腔的半径;凹槽的侧壁设有与墨槽相通的通孔,通孔与墨槽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凹版辊下端边缘与墨槽底面之间的距离;第一微型液压缸驱动堵头无缝嵌合于凹槽内。通过堵头的上行和下行分别控制通孔的开闭,相对于长期浸泡在墨水中的阀门,通过外置的第一微型液压缸,涉及传动的机构无需长期浸泡于墨水之中,避免发生锈蚀从而影响使用效果,避免频繁拆装墨斗,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斗。
背景技术
在现有凹版印刷机墨斗中,凹版辊部分浸在墨槽内直接给墨,这种给墨方式要求需要后期刮墨,对于墨槽内的墨水的量具有较高的要求,由于现有的凹版印刷机墨斗墨水容量较小,需要频繁补充墨水,因此需要频繁拆装墨斗,生产效率低,耗费人力,因此,亟需一种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凹版印刷机墨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凹版印刷机墨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凹版印刷机墨斗,包括:墨槽、位于墨槽内的凹版辊和进墨组件,凹版辊通过轴承与墨槽连接;进墨组件包括设有圆柱形内腔的储墨罐、设置于储墨罐顶部的第一微型液压缸和连接于第一微型液压缸输出轴的堵头;储墨罐底面设有倒圆台形的凹槽,凹槽上端的开口半径小于圆柱形内腔的半径;凹槽的侧壁设有与墨槽相通的通孔,通孔与墨槽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凹版辊下端边缘与墨槽底面之间的距离;第一微型液压缸的输出轴垂直贯穿储墨罐顶部,堵头的形状与凹槽配合,第一微型液压缸驱动堵头无缝嵌合于凹槽内。
优选的,通孔的中轴线到凹槽的距离等于通孔的半径。
优选的,第一微型液压缸与堵头之间设有防水电机,防水电机用于驱动堵头以堵头的中轴线为轴旋转。
优选的,墨槽底面设有第二微型液压缸以及与第二微型液压缸输出轴连接的推板,推板的侧面与墨槽的内侧壁相抵,第二微型液压缸驱动推板上下运动;第二微型液压缸的行程最大时,推板与凹版辊下端边缘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通孔内设有传感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堵头的上行和下行分别控制通孔的开闭,相对于长期浸泡在墨水中的阀门,通过外置的第一微型液压缸,涉及传动的机构无需长期浸泡于墨水之中,避免发生锈蚀从而影响使用效果,避免频繁拆装墨斗,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凹版印刷机墨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睿龙印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睿龙印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2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