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片带负压缓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2729.8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0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杜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睿龙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65H20/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1 | 代理人: | 谭启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放卷组件 收卷组件 负压产生器 负压组件 感应贴片 缓冲机构 负压 通孔 本实用新型 缓冲效果 缓冲作用 检测结果 下部开口 箱体顶部 箱体内壁 箱体内腔 折叠 卷收 脱出 相通 储存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贴片带负压缓冲机构,包括:用于释放贴片带的放卷组件、用于卷收贴片带的收卷组件和负压组件,负压组件包括下部开口的箱体、负压产生器、用于感应贴片带的第一传感器和用于感应贴片带的第二传感器,箱体顶部设有通孔,负压产生器通过通孔与箱体内腔相通,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第二传感器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一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放卷组件和收卷组件设置于箱体下方。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整放卷组件和收卷组件的速度,使贴片带的最高点介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之间,避免贴片带在箱体内过度储存导致折叠或者脱出箱体达不到缓冲作用,缓冲效果稳定,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片带负压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贴片带指事先封装好的,包含天线,芯片和有印刷图案或空白的电子标签带,用于将贴片带的图案转移至印刷的产品上。
目前市场上主要贴片带缓冲机构一般采用弹簧或气缸来做缓冲机构。这样的机构多数存在着速度不够快,运作时振动偏大,张力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继续一种可靠性高的贴片带负压缓冲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靠性高的贴片带负压缓冲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贴片带负压缓冲机构,包括:用于释放贴片带的放卷组件、用于卷收贴片带的收卷组件和负压组件,负压组件包括下部开口的箱体、负压产生器、用于感应贴片带的第一传感器和用于感应贴片带的第二传感器,箱体顶部设有通孔,负压产生器通过通孔与箱体内腔相通,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第二传感器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一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放卷组件和收卷组件设置于箱体下方。
优选的,箱体顶部为拱形。
优选的,通孔的下端面设有红外线感应警报器。
优选的,通孔内设有拦截网。
优选的,放卷组件为放卷机,收卷组件为收卷机,放卷机的旋转中轴线和收卷机的旋转中轴线相互平行。
优选的,还包括轴承连接于箱体内壁的张紧辊,张紧辊的中轴线与放卷机的中轴线平行,张紧辊设置于第一传感器与箱体下端之间的箱体内壁。
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收卷机和放卷机通信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感应贴片带在箱体中的位置,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整放卷组件和收卷组件的速度,使贴片带的最高点介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之间,避免贴片带在箱体内过度储存导致折叠或者脱出箱体达不到缓冲作用,缓冲效果稳定,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贴片带负压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睿龙印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睿龙印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2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绷带卷带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S切自动定位的二级张力摆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