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航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1741.7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3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牟军敏;王思远;李梦霞;胡清波;贺益雄;牛东辉;唐如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2/16 | 分类号: | B63B22/16;F03B13/26;F21S9/03;F21W111/047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标 太阳能板 蓄能器 潮汐 本实用新型 转化装置 充能 节能 波浪能源 水上航标 半球形 蓄电器 转化器 螺旋桨 磁电 供能 日照 吸收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航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节能航标;包括航标的本体,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半球形的太阳能板,本体上设有潮汐转化装置;所述本体内设有蓄能器,太阳能板和潮汐转化装置分别与蓄能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日照良好时可通过太阳能板为蓄能器充能,同时通过螺旋桨吸收潮汐和波浪能源,并通过磁电转化器为蓄电器充能,实现航标的完全自主供能,降低传统航标运行与维护产生的高昂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航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节能航标。
背景技术
航运是目前运输成本最低的一种运输方式,世界贸易的90%都通过航运实现,海洋和内河水域都有众多航道,且数量逐年增长。而这些航道都需要航标来进行标识,从而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而随着航标数量的增长,其维护费用也在不断增加,维护难度增加。目前最常见的航标是通过太阳能转换供电实现续航,但是太阳能转化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夜间无法充能,因此,能源的转换和续航能力非常不足,依赖人工驶往航标位置进行手动补充能源,难度大,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航标蓄能转化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完全实现自主供能,降低维护成本的节能航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节能航标,包括航标的本体,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半球形的太阳能板,本体上设有潮汐转化装置;所述本体内设有蓄能器,太阳能板和潮汐转化装置分别与蓄能器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潮汐转化装置包括磁电转化器和螺旋桨,磁电转化器与本体固定连接,螺旋桨设于水下并通过轴连接驱动磁电转化器,磁电转化器与蓄能器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本体上设有十字形的平衡支架,平衡支架的四个远端均设有磁电转化器。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本体上设有LED灯和定位信号装置,LED灯和定位信号装置分别与蓄能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日照良好时可通过太阳能板为蓄能器充能,同时通过螺旋桨吸收潮汐和波浪能源,并通过磁电转化器为蓄电器充能,实现航标的完全自主供能,降低传统航标运行与维护产生的高昂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本体;2、太阳能板;3、磁电转化器;11、蓄能器;12、平衡支架;31、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节能航标,包括航标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顶端设有半球形的太阳能板2,本体1上设有潮汐转化装置;所述本体1内设有蓄能器11,太阳能板2和潮汐转化装置分别与蓄能器11连接;所述半球面的太阳能板2可以获得更多的日照角度,提升蓄能时间,通过通航水域上不间断的潮汐和波浪,通过潮汐转化装置吸收海洋潮汐能源,转化成电能为蓄能器11充能,进而满足航标整体的用电需求,实现自主循环供能,提升航标的续航能力,避免频繁维护产生的高昂成本。
所述潮汐转化装置包括磁电转化器3和螺旋桨31,磁电转化器3与本体1固定连接,螺旋桨31设于水下并通过轴连接驱动磁电转化器3,磁电转化器3与蓄能器11连接;所述螺旋桨31在潮汐和波浪的推动下主动,带动磁电转化器3中的转子芯,从而将动能转化成电能为蓄能器11充能;所述磁电转化器3由永磁铁芯和磁线圈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1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浮标上固定检测设备的支架
- 下一篇:海上服务船综合塔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