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90390.8 | 申请日: | 201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9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健;储江伟;袁善坤;张民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H7/02 | 分类号: | B63H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罩 空气动力 本实用新型 出风圈 固定螺旋桨 固定支撑板 船舶工程 进风圈 旋转盘 支撑板 侧围 | ||
一种用于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属于空气动力艇船舶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导流罩进风圈,动力导流罩出风圈,动力导流罩的内部出风圈支撑板,动力导流罩的中心为固定螺旋桨旋转盘,动力导流罩的固定支撑板,动力导流罩锥形侧围部件构成的整体动力导流罩,虽说其动力导流罩的结构相对简单,但设计难点在于动力导流罩的结构尺寸,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动力导流罩的结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用于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
背景技术
空气动力艇是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将空气动力系统、转向系统等置于船体上部,因而能够在沼泽、湿地等复杂水域上航行的一种载运工具。基于空气动力艇的技术特点,通过螺旋桨的旋转而产生空气动力,为防止空气流动发散和其作用面积过大而浪费其动力,这样就需要其动力导流罩来梳理空气流动,要求其动力导流罩有特定的形状来提高空气动力艇的动力性和提高空气利用效率。因动力导流罩内外部空气流速发生巨大变化,产生巨大的压强差,还要求动力导流罩有足够的抗弯强度,防止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形和折断,提高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使得动力导流罩减轻重量的同时提高动力性和空气流动利用率、以及其抗弯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具有使用碳纤维板材围成的动力导流罩。动力导流罩设计成具有流线型的弧面构成,其内部设有碳纤维支撑板,所述动力导流罩的两侧分别具有支撑板来固定动力导流罩。所述两侧支撑板部位分别设有通孔使其固定在船体上。所述动力导流罩,所述支撑板固定组成动力导流罩总成。
进一步的,所述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工作原理:所述的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是套放在动力风扇外部,使其风扇带动空气流动而形成的流动空气按照动力导流罩的构造进行空气流动,避免流动的空气发散,形成有规则和固定流向的气流来推动空气动力艇。
附图说明
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的三维的正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动力导流罩的进风圈、2为动力导流罩的出风圈、3为动力导流罩的内部出风圈支撑板、4为动力导流罩的中心是固定螺旋桨旋转盘、5为动力导流罩的固定支撑板。6为锥形侧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的结构中,进风圈直径为2000mm,出风圈为1600mm,动力导流罩的整体形状都是有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固定螺旋桨的旋转盘也是通过螺栓和轴承进行安装,两个支撑固定板的角度为90°,这样可以防止动力导流罩在使用中的晃动,这样安装就可以使动力导流罩发挥作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艇动力导流罩的结构中,进风圈的厚度为300mm,出风圈的厚度为100mm,锥形侧围倾斜的角度为15°及长度为740mm,这样的数据设计可以使动力导流罩起到增强动力性。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的三维正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本张图可以清晰的展示出动力导流罩的具体形状,以及内部的一些结构,此结构的动力导流罩设计是根据螺旋桨的类型、螺旋桨旋转的线速度和F=ρSV2这个推力公式计算出来的具体尺寸数据,还有通过实验数据推算出来的具体模型。本图所述的动力导流罩提升了动力性及流动空气的利用率。
尽管以上结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和推算方式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型的类似的动力导流罩,这样就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0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
- 下一篇:用于推进器的挡水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