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共享充电器的应急充电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8486.0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8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意;赵宏斌;陈本彬;王尧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翔动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设备接入检测 待充电设备 设备状态采集 触发开关 应急充电 共享 充电 本实用新型 闭合 充电设备 电源单元 开机状态 模块采集 模块检测 输出结果 无电状态 智能终端 低电量 可执行 便携 使能 电量 接通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共享充电器的应急充电模块,包括设备接入检测模块、设备状态采集模块以及触发开关,所述设备接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有待充电设备接入时,设备状态采集模块采集待充电设备的状态并根据输出结果使能触发开关闭合,使共享充电器的电源单元经过设备接入检测模块与待充电设备接通,从而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本申请的方案可使处于完全无电状态或者低电量使得无法开机状态的便携智能终端在未付费的情形下充电至可执行付费操作的电量,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用于共享充电器的应急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共享经济的时代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和生活中,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器等等。其中,随着便携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Pad等)功能的日益完善,用户对便携智能终端的依赖性加剧,而受技术限制便携智能终端的电池容量有限,使得用户往往存在着随时随地没电的状况,而共享充电器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手段之一,备受市场欢迎。
现有的商用共享充电器一般是扫码收费,而如果用户的便携智能终端处于完全无电状态或者低电量使得无法开机时,则无法实现扫码。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共享充电器的原理如下:待充电设备扫描共享充电器的产品识别码之后,控制单元控制电源单元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此种情况下,当用户的待充电设备的电量不足以支撑扫码付费时,则无法使用该共享充电器进行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以下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共享充电器的应急充电模块,针对处于完全无电状态或者低电量使得无法开机状态的情形,通过应急充电模块对便携智能终端进行预充电,使其可以开机进行扫描或者充值付费操作,以进一步实现充电。具体的,本新型的一种用于共享充电器的应急充电模块,包括设备接入检测模块、设备状态采集模块以及触发开关,设备接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充电设备接入,设备接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接于设备状态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设备状态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触发开关相连接,触发开关的输入输出端还与共享充电器的电源单元以及设备接入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设备接入检测模块检测到有待充电设备接入时,设备状态采集模块采集待充电设备的状态并根据输出结果使能触发开关闭合,使共享充电器的电源单元经过设备接入检测模块与待充电设备接通,从而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其中,设备接入检测模块可用插拔充电接口来实现,当待充电设备充电通过充电接口接到共享充电器上时,设备状态采集模块采集该待充电设备的电量(或者其他电池状态、电压/电流),如果该待充电设备的电量在预设区域内(例如小于3%),则通过控制触发开关连通共享充电器的电源单元和待充电设备,从而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同时,还可通过对设备状态采集模块进行设置,当实时采集的待充电设备状态超过预设值后(例如该待充电设备的电量超过5%),并根据输出结果使能触发开关断开。
该应急充电模块还包括计时模块,计时模块的输出端与触发开关的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共享充电器的电源单元经过设备接入检测模块与待充电设备接通时,计时模块延时第一预设时间之后向触发开关的使能端发出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使得触发开关断开共享充电器的电源单元和设备接入检测模块之间的连接。
为了方便对应急充电模块的控制,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开关还与共享充电器的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接收共享充电器的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使得触发开关断开共享充电器的电源单元和设备接入检测模块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翔动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翔动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8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