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喷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7363.5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1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刘爽;张佳;万雪兵;梅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B05B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吴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罐 雾化喷油装置 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 雾化油出口 喷油量 雾化油 液态油 弯制 存储 润滑方式 雾化处理 上表面 铜管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喷油装置,包括:储油罐,储油罐上设置有雾化油出口;雾化器,设置在储油罐底部,用于对储油罐内存储的油进行雾化处理,雾化油出口的位置高于雾化器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喷油装置,通过雾化器将储油罐内存储的液态油转化为雾化油,从而使用雾化油对待弯制的铜管进行润滑,相较于直接使用液态油的润滑方式,显著降低了喷油量,解决了在弯制U型管时出现的喷油量过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管弯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喷油装置。
背景技术
“蚁巢腐蚀”是铜管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腐蚀现象,严重的“蚁巢腐蚀”会引起铜管泄漏,造成安装有铜管的设备出现故障。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降低铜管内的水、油和杂质,能够有效降低铜管出现“蚁巢腐蚀”现象。在实际应用中,许多铜管在生产制造时需要使用油进行润滑,例如在将长直的铜管弯制成U型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弯裂和弯皱等缺陷,需要使用油进行润滑。现有的喷油润滑方法直接使用压缩空气将液状的油喷入需要弯制的铜管内,不易对喷油量进行掌控,极易出现油量过多的问题,而油量过多会导致生产过程成本增加,也为今后铜制U型管出现“蚁巢腐蚀”埋下极大的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喷油装置,以解决在弯制U型管时出现的喷油量过多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喷油装置,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上设置有雾化油出口;雾化器,设置在所述储油罐底部,用于对所述储油罐内存储的油进行雾化处理,所述雾化油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雾化器的上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喷油装置,通过雾化器将储油罐内存储的液态油转化为雾化油,从而使用雾化油对待弯制的铜管进行润滑,相较于直接使用液态油进行铜管弯制的润滑方式,显著降低了喷油量,解决了在弯制U型管时出现的喷油量过多的问题。经实验,使用液态油润滑时,弯制1000根铜管约耗油100毫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喷油装置所输出的雾化油进行润滑时,弯制同样规格的1000根铜管约耗油65毫升,节约了35%的油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喷油装置还包括:压缩空气储罐,所述压缩空气储罐通过设置在所述储油罐上的压缩空气入口与所述储油罐连通,用于向所述储油罐输入压缩空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喷油装置,利用压缩空气将储油罐内的雾化油由储油罐上设置的雾化油出口推出,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雾化油能够均匀地分布于待弯制的铜管内,从而使待弯制的铜管内各个部位均能得到油润滑,有利于提升弯制质量,避免出现弯裂和弯皱等缺陷。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空气入口与所述雾化油出口对向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喷油装置,由于将压缩空气入口与雾化油出口对向设置,使得雾化油在压缩空气的助力下能够方便地由雾化油出口输出。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喷油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储油罐内存储的油的液位低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时,关断所述雾化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喷油装置,利用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储油罐内油的液位,从而保证只有在油的液位高于第一液位传感器时,雾化器才会执行雾化工作,避免油量过低,如油的液位低于雾化器上表面时,仍启动雾化器,从而造成雾化器做无用功。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高于所述雾化器的上表面,且低于所述雾化油出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喷油装置,由于将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雾化器上表面与雾化油出口之间,能够在监测储油罐内油的液面高于雾化器上表面的同时,监测油的液面是否低于雾化油出口,从而避免液状油由雾化油出口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7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