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6315.4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良;王宵;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润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砝码 支撑柱 电子秤 砝码盘 检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液压站 吊装机构 检定效率 装卸砝码 砝码组件 底座 立柱 举起 体力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包括底座、立柱、秤基座、砝码组件、吊装机构组件,第一砝码盘或第二砝码盘被第一液压站或第二液压站放下时,砝码被第一砝码支撑柱组或第二砝码支撑柱组上不同高度砝码支撑柱分批举起,实现按照设计添加不同载荷的砝码到电子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秤检定装置,无需人力直接装卸砝码,免去了体力操作,降低了对砝码的损坏;第一砝码盘与第一砝码支撑柱组、第二砝码盘与第二砝码支撑柱组的配合设计增加了检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检定装置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电子秤的检定校准主要是根据秤的精准度等级、检定分度值、检定分度数、最大秤量和最小称量,通过标准砝码来对其空载、最小秤量、最大允许误差、三分之一最大秤量等进行检定校准。在整个检定校准过程中需要有各种不同规格的砝码来实现。
批量的电子秤检定校准过程中,要重复进行标准砝码的装载和卸载,这是很大的人力消耗,同时操作过程对标准砝码的精确度影响也较大。特别对于大量程的电子秤检定校准时,大质量砝码的加载和卸载将对检定校准过程带来较大的麻烦,同时严重降低了检定效率,人为操作对标准砝码的精确度影响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该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包括底座、立柱、秤基座、砝码组件、吊装机构组件。
所述底座顶面四角设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秤基座。所述秤基座为电子秤的放置座。
所述砝码组件包括第一砝码盘、第二砝码盘、第一液压站、第二液压站和四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于底座顶面上。所述第一砝码盘与第二砝码盘通过其上设置的与导向柱匹配的导向柱孔在导向柱上自由滑动;所述第一砝码盘与第二砝码盘分别被设置于底座的第一液压站和第二液压站顶升支撑。所述第一砝码盘与第二砝码盘上设有均满足中心对称的第一砝码孔组和第二砝码孔组。
所述吊装机构组件包括上吊装机构、下吊装机构、第一吊盘框、第二吊盘框。所述上吊装机构与下吊装机构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上吊装机构吊挂于电子秤上,所述第一吊盘框与第二吊盘框可拆卸的连接设置于下吊装机构上。所述第一吊盘框设置于第一砝码盘下方,所述第二吊盘框设置于第一砝码盘和第二砝码盘之间。所述第一吊盘框与第二吊盘框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条组和第二横条组。所述第一横条组上设有第一砝码支撑柱组,所述第一砝码支撑柱组的位置设置与第一砝码孔组匹配,所述第二横条组上设有第二砝码支撑柱组。所述第二砝码支撑柱组的位置设置与第二砝码孔组匹配。所述第一砝码支撑柱组与第二砝码支撑柱组由不同高度的支撑柱组成,且相同高度的砝码支撑柱呈中心对称布置。
在第一砝码盘和第二砝码盘上,相同质量的砝码分别放置于第一砝码支撑柱组与第二砝码支撑柱组相同高度砝码支撑柱所对应的砝码孔上,这样保证了重心的稳定。
第一砝码盘被第一液压站放下时,第一砝码孔组上放置的砝码被第一砝码支撑柱组上不同高度砝码支撑柱分批举起,实现按照设计添加不同载荷的砝码到电子秤。
第二砝码盘被第二液压站放下时,第二砝码孔组上放置的砝码被第二砝码支撑柱组上不同高度砝码支撑柱分批举起,实现按照设计添加不同载荷的砝码到电子秤。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四角固定连接站脚,所述站脚可调高度。
可选的,所述上吊装机构与下吊装机构通过螺丝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可拆卸的外壳,外壳盖住立柱、秤基座、砝码组件、吊装机构组件。在不使用时,盖上外壳形成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站和第二液压站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实现自动化的编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润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润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6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