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高厚比预制墙板的吊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4385.6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4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史鹏飞;翟明会;李六连;孙建运;杨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王灵灵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墙板 吊环 本实用新型 吊装结构 起吊设备 手拉葫芦 预紧单元 预紧装置 预紧绳 底梁 顶梁 水平并列排布 安全稳定 吊环连接 吊装施工 板板面 起吊绳 预制墙 墙板 吊装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吊装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高厚比预制墙板的吊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预制墙板上的预紧装置和预制墙板的起吊设备;预紧装置由沿预制墙板板面水平并列排布预紧单元组成,每组预紧单元包括预紧绳,手拉葫芦,设置在预制墙板顶梁上的第一吊环,设置在预制墙板底梁两端的第二吊环,以及预制墙板底梁中部的第三吊环;预紧绳一端与第三吊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穿过第一吊环后继续向下、通过手拉葫芦与第二吊环连接,起吊设备通过起吊绳与预制墙板的顶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破坏预制墙板,吊装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吊装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高厚比预制墙板的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土木施工领域,大部分的预制构件结构尺寸不会太大,起吊和安装过程简单安全。
一般是通过起重机用吊带或吊钩直接吊装在楼板上,墙板上的起吊点一般设置在墙板的顶部吊装梁或底梁上,这种吊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但是只适用于规格尺寸较小的预制构件,对于高厚比大于30的预制墙板,由于其重心位置较高,当吊点设置在底梁时,起吊时不安全,容易出现侧翻事故,当吊点设置在顶部吊装梁时,吊运过程中容易因重力等因素导致的拉力过大而致使墙肢破坏。
近些年来还出现了吊装支架,将预制墙板固定在吊装支架内,通过起重机用吊带或吊钩吊装在支架上,比较常用的一类是结构较为简单的金属支架,需要在预制墙板设置支架的位置开设一个缺口,用于满足支架的嵌入,这个缺口的出现不仅会直接损害预制墙板的承载强度,而且增加后续施工的工作量;另外,这种吊装方式同样只适用于规格尺寸较小的预制构件,对于高厚比大于30的预制墙板,仍然存在吊升侧翻或拉力导致墙体损坏的风险;还有一类是结构较复杂的支撑框架,虽然不会对预制墙板造成损坏,但是结构复杂,成本高,自重较大,大大增加了吊装重量,提高了对起重荷载的要求,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破坏预制墙板,吊装安全稳定的大高厚比预制墙板的吊装结构。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高厚比较大的预制墙板,现有将吊装点设置在预制墙板上的方式和采用简单金属支架的方式,起吊安全性差,或容易出现侧翻,或容易因重力等因素导致的拉力过大而致使墙肢破坏;将吊装点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自重较大,大大增加了吊装重量,提高了对起重荷载的要求,增加了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大高厚比预制墙板的吊装结构,包括设置在预制墙板上的预紧装置和预制墙板的起吊设备;
预紧装置由沿预制墙板板面水平并列排布预紧单元组成,每组预紧单元包括预紧绳,手拉葫芦,设置在预制墙板顶梁上的第一吊环,设置在预制墙板底梁两端的第二吊环,以及预制墙板底梁中部的第三吊环;预紧绳一端与第三吊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穿过第一吊环后继续向下、通过手拉葫芦与第二吊环连接,
起吊设备通过起吊绳与预制墙板的顶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大高厚比预制墙板的吊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预紧装置分别设置在预制墙板的相对两侧面板上,每侧面板上设置两组预紧单元,两组预紧单元沿面板的中垂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大高厚比预制墙板的吊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吊环与第三吊环沿底梁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吊环位于第二吊环与第三吊环连线的中垂线上。
本实用新型大高厚比预制墙板的吊装结构,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手拉葫芦施加在预紧绳上的预紧力不小于预制墙板自重的1/8。
本实用新型大高厚比预制墙板的吊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预紧绳为公称直径不小于20mm的钢丝绳,预紧绳端部与第三吊环之间通过锁具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4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柴油机假缸盖起吊工具用具有双重作用的撑板
- 下一篇:一种可脱卸式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