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3969.1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3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冲;夏景明;钟雯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传输单元 通信单元 多天线收发 北斗卫星 短报文 通信系统 北斗卫星通信 数据信息传输 卫星通信技术 本实用新型 北斗天线 数据转换 中间单元 转换芯片 客户端 嵌入 移植 传输 | ||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和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之间由信号传输单元连接,信号传输单元是控制单元到通信单元之间数据转换和传输的中间单元,信号传输单元包括若干组信号处理单片机,通信单元包括若干北斗天线,每组信号处理单片机输出端连接一个北斗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括UT-1204型号的RS485集线器和若干组嵌入MAX485转换芯片的STC89C52单片机,RS485集线器连接控制单元和各组STC89C52单片机、向各组STC89C52单片机播报或者接收数据,每组STC89C52型号单片机由若干单片机串接形成单片机级联数据传输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STC89C52单片机中,第一级STC89C52单片机从RS485集线器接收到数据后,经过MAX485芯片信号转换后传输到单片机进行解码,匹配数据包中的序列号是否与自己序列号一致,不一致则丢包处理;若一致则通过PO^0口将数据包传输到下一级STC89C52单片机的PO^0口,最后经过MAX485芯片信号转换后传输至通信单元的北斗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包括若干TS8512型北斗天线,以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实现信号传输系统的信号输入/输出与北斗卫星之间的数据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STC89C52单片机的末级单片机都连接有一个TS8512型号北斗天线,每个北斗天线内的北斗芯片都有自己固定的ID,每个TS8512型号的北斗天线对应每组STC89C52单片机,单片机驱动程序发送函数中设置对应接收方北斗天线的ID,当单片机接收到RS485集线器发来数据时,单片机按照序列号依次间隔20秒进行发送和接收,形成多收多发的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是一个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的ARM9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是S3C2440型ARM9客户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ARM9客户端内可以安装短报文收发软件,根据通信协议进行信源的编码和解码,并把处理好的数据传输到下一级信号传输单元中,支持与信号传输单元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报文收发软件使用QT开发环境和C++开发语言编写,其界面包括模式选择下拉按钮、指令选择下拉按钮、短报文输入编辑框、发送按钮以及信息显示框,其中模式选择下拉按钮包括单天线收发和多天线收发,指令选择下拉按钮包括定位指令和短报文通信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短报文多天线收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发送数据时,按“包头+长度+序列号+命令字+数据+校验+包尾”,把用户选择的指令、输入的短报文进行数据编码,其中序列号为整个包依次平均拆分成与信号传输单元中每组STC89C52单片机对应的子数据包的序号,由阿拉伯数字1、2、3、4、......、n排列,把信号由RS485集线器循环发送给每个STC89C52单片机,每个单片机收到数据后进行解码,当序列号与自己序列号对应时进行数据处理,否则进行丢包处理,当进行接收时,控制系统根据序列号进行排序把所有子数据包进行整合,即数据解码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39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星导航用单电缆多信号传输装置
- 下一篇:死线路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