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音频功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3333.7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2 | 分类号: | H04R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音频功放 电流源模块 电源抑制比 等效输出阻抗 本实用新型 分压电阻 减小 噪声 匹配 喇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音频功放系统,该数字音频功放系统通过提高第一电流源模块和第二电流源模块的等效输出阻抗,进而减小第一电流源模块对电源抑制比的影响,并且提高了分压电阻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而提高数字音频功放系统的电源抑制比,消除了喇叭上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字音频功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由于其超过80%的效率而获得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高效率对于移动设备至关重要,不仅能延长工作时间,还可以减少手机等手持设备的发热量。
在手机等应用领域,音量和音质会对用户体验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的趋势是音频功放输出更高的功率以获得更大的音量和较好的音质。
但是,目前数字音频功放系统为了输出更高的发射功率,就需要从电源抽取大量的电流,由于电源具有一定的内阻,导致电源上会不停的出现大范围的波动,即无法控制电源抑制比,进而喇叭上会听到较大的杂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音频功放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字音频功放系统,包括:第一电流源模块和第一功放环路;所述第一电流源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电源电压端连接,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栅极与第一电压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栅极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电压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栅极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三电压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四电压信号输入端连接,源极接地连接;
所述第一电流源模块和第一功放环路构成第一子系统,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作为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PWMP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功放环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功放环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一子系统的信号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为P型场效应管;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为N型场效应管。
优选的,所述数字音频功放系统,还包括:第二电流源模块和第二功放环路;
所述第二电流源模块的电路结构和所述第一电流源模块的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功放环路的电路结构和所述第一功放环路的电路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电流源模块和所述第二功放环路构成第二子系统,所述第二子系统的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PWMN信号,所述第二功放环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子系统的信号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数字音频功放系统,还包括:反馈模块;
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功放环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功放环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功放环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功放环路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3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音频功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免铜线型耳机震动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