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3191.4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5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王玄珣;李玮;曹春雨;张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平艾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136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热交换器 板式换热器 冷水入水管 流体 冷水出水管 流入换热器 热水出水管 热水入水管 流体通过 物理差异 循环泵 冷源 排出 驱动 | ||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包括板式换热器(1),所述板式换热器(1)与冷水入水管(2)、冷水出水管(3)、热水入水管(4)、热水出水管(5),所述冷水入水管(2)内的流体通过循环泵(2d)驱动,所述冷水入水管(2)与补水管(6)连通,所述补水管(6)内的流体通过补水泵(6a)驱动,所述热水入水管(4)的入水量通过电动调节阀(4a)实现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入水管(2)上安装有分离腔(7),所述分离腔(7)为气液分离腔,所述冷水入水管(2)中的流体经过所述分离腔(7)后流入所述循环泵(2d)。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入水管(2)包括输入管(2a)、输出管(2b),所述输入管(2a)与输出管(2b)为互相平行的两根金属管,所述输入管(2a)、输出管(2b)通过循环泵(2d)、功能管(2c)、安全管(2g)连接,所述分离腔(7)安装于所述输入管(2a)上,所述安全管(2g)上设有安全阀(2h)。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入水管(4)与电动调节阀(4a)的入水端、手动闸阀(4b)的入水端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4a)的出水端、手动闸阀(4b)的出水端与板式换热器(1)连接,所述热水入水管(4)上还设有温度变送器(4c)。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2a)中的流体通过流入端(7a)、流出端(7b)流经所述分离腔(7)内部,所述分离腔(7)内安装有闸板(7c),所述闸板(7c)通过电动推杆(7d)驱动,所述闸板(7c)从上向下嵌入所述分离腔(7)中并与所述分离腔(7)滑动密封连接,所述闸板(7c)将所述分离腔(7)沿流体流动方向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前侧为静置腔(7e),后侧为输送腔(7f),所述静置腔(7e)、输送腔(7f)内均安装有液位计(7h),所述静置腔(7e)的上方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7g),所述输送腔(7f)为密封腔体,所述液位计(7h)、电动推杆(7d) 与控制柜(8)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6)为依次连接的入水球阀(6b)、补水泵(6a)、出水球阀(6c),所述出水球阀(6c)与所述输入管(2a)通过连接管(6d)连接,所述补水管(6)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补水管(6)与所述输入管(2a)平行且沿其轴向方向在水平截面上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连接管(6d)为所述补水管(6)的汇管,多个所述补水管(6)均通过同一所述连接管(6d)与所述输入管(2a)连接,所述补水管(6)中的流体流入所述分离腔(7)。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d)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循环泵(2d)沿所述输入管(2a)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循环泵(2d)的一端通过柔性接头(2e)与所述输入管(2a)连接,所述循环泵(2d)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柔性接头(2e)、蝶形截止阀(2f)与所述输出管(2b)连接,
所述功能管(2c)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管(2a)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蝶形截止阀(2f)与所述输出管(2b)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平艾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平艾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31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