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吸充电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82996.7 | 申请日: | 201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8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萍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M1/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 地址: | 32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层 耦接 固定盘 第二导电层 第一导电层 充电支架 磁吸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 负极 导线正极 套接固定 支架本体 磁铁层 手机 贴合 充电 技术方案要点 手机充电线 充电口 连接杆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充电支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底座、连接杆和第一固定盘,第一固定盘从内到外依次套接固定有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层和磁铁层;第二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从内到外依次套接固定有第三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四导电层;其中,第一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贴合,第四导电层与磁铁层、第二导电层贴合;USB连接线的接头与车上的USB接口耦接,导线正极与第一导电层耦接,负极与第二导电层耦接;手机充电线的接头与手机的充电口耦接,导线正极与第三导电层耦接,负极与第四导电层耦接;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磁吸充电支架,能够使手机充电更加便捷,同时在充电时,更好地对手机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磁吸充电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很多人在开车时,会选择在车上进行充电。但是有时候在想要充电时,会找不到充电线,且在充电过程中,手机会随着车辆行驶发生滑动,不能很好地进行固定,容易对手机造成一定的损坏。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吸充电支架,能够使手机充电更加便捷,同时在充电时,更好地对手机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吸充电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用于与车身固定,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连接杆和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固定于连接杆的顶端,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底座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盘从内到外依次套接固定有呈同心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层和磁铁层;
第二固定盘,用于与手机固定,所述第二固定盘从内到外依次套接固定有呈同心设置的第三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四导电层;其中,第一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相互对应且贴合,所述第四导电层的外缘处与磁铁层吸附固定,且所述第四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相互贴合;
USB连接线,用于耦接供电源和支架本体,所述USB连接线的接头一端与车上的USB接口耦接,所述USB连接线的导线正极与第一导电层耦接,所述USB连接线的导线负极与第二导电层耦接;
手机充电线,用于耦接手机与第二固定盘,所述手机充电线的接头一端与手机的充电口耦接,所述手机充电线的导线正极与第三导电层耦接,所述手机充电线的导线负极与第四导电层耦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磁铁层的外缘处沿轴向延伸形成与第二固定盘相互配合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杆为鹅颈管。
进一步设置,所述手机充电线位于手机和第二固定盘之间,且所述手机充电线为扁平印刷线。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均为钢片。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USB连接线与支架本体耦接固定,第二固定盘与手机固定,并通过手机充电线耦接,当需要充电时,将手机靠在支架本体上即可,第二固定盘与支架本体上的第一固定盘通过磁铁层吸附贴合,两者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实现电力输送,在快速充电的同时更好地将手机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吸充电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萍,未经徐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2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器系统
 - 下一篇:用于共享充电器的应急充电模块
 





